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蒋介石委派财政部长孔祥熙参加会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庆。委员长蒋:4493.密表。货币会议开幕五日,现在分组商议,距离具体程度有待此次集会。美国内部原不一致,国会及银行界尚抱怀疑或持反对,毛财长(美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因急于表现成效,勉强召开,罗(罗斯福)总统亦觉难有把握、于开幕演词内已经略能窥及。协定将来须经各国政府批准,意在应付国会,各国代表对自身希望甚大,而美舆论则认为美国担负太重,连日弟为此事力为毛氏说项,以减困难,惟会内情形各国希望分肥者多对基金摊额分配争持甚烈,苏则要求与英同等,英则支持法、印图占我国之第四席,现正分途运用,想无大碍,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对于将来若将【?】(原文缺失)之运用亦为争点之一,现正进行商讨中。对我国批评善意恶意皆有,均注意于军政用款不当及浪费致通货膨胀,对币制、物价之不安定颇为忧虑,现正分途说明,情形尚佳。所幸我方此来入员均称干练,各方感想颇佳,国际环境不错,不论会议是否圆满成功,总期得一良好印象,以作将来国际会议基础。知注驰陈。弟熙叩。鱼(电报日期)。

——孔祥熙致蒋介石密电(1944年1月6日)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该次会议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分析以上“密电”的史料价值。
2023-10-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的那天为止,一群人数不多但吵吵闹闹的“孤立主义者”一直认为欧洲的战争同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猛烈抨击罗斯福总统采取协助英国和俄国抵抗德国的行动。虽然很多人认为同德国开战的日子肯定会到来,但不论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人公开拥护美国正式宣战。深思熟虑地决定要打一场战争,这似乎太可怕了。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改变了一切,没有一个人曾料想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人们对珍珠港被袭击的消息的直接反应是震惊,更决心要向日本报仇雪恨。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先前的争论至少已暂时忘却了。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说明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关于战争的舆论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珍珠港事件的影响。
2022-03-10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1999324日至1999610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北约共出动飞机32000架次,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2400多名平民伤亡,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大批医院、学校、工厂、商店、发电厂、桥梁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

——摘编自《科索沃战争启示录》

材料二   北约1999年春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发动的战争可能会成为欧洲觉醒的一个起点,它使欧洲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大陆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存在的话,那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防务。

——法国前国防部长米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体现了哪些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4 .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这反映出
A.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B.英国反对大国干涉巴尔干事务
C.英苏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D.丘吉尔的行为违背了英国利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11月4日,罗斯福签署了新的中立法,交战国可以用现金购买武器,由本国船只装运回国,这实际上有利于海运实力较强的英法。但是所有从美国进口的物品都需要用现金来购买,导致英国的黄金储备在二战爆发后迅速下降。到1940年底,英国的黄金储备已经耗尽,已经无力用现金购买战时紧缺的物资。1940年12月16日罗斯福召开记者招待会,用借“水龙头”给邻居家灭火来比喻美国将对英国进行的援助形式。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冲破国内的重重阻力,促使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

——摘编自于婧《从英美“血缘姻亲”看<租借法案>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租借法案》对二战的影响。
2021-04-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材料   在反法西斯大国中,只有美国支持中国应该置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早在1941年8月,罗斯福总统就形成了以美、英、苏、中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设想。1941年12月,在讨论《联合国家宣言》签名国时,美国坚持中国必须与美、英、苏一起领衔莶字。1943年8月,在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说服丘吉尔放弃反对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的立场。1943年10月,苏联反对中国和美、英、苏一起签署《普遍安全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说:“我国政府相信,中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四大国之一进行战争。如果美、英、苏在宣言问题上将它抛弃,那么,在太平洋地区很可能产生可怕的政治和军事反应。”10月30日,中国与美、英、苏共同签署了莫斯科四国宣言。

——摘编自向冬梅《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积极支持中国跻身世界大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这一做法的影响。
2020-07-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历史试题

7 . 材料 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标志着英国政府抛弃了绥靖政策,走上了毫不妥协的反法西斯道路。1940年7月10日,德军展开了对英伦三岛的空袭。到1941年5月11日,德国空军对英国进行了最后一次空袭。在此期间,德国向英国投掷了6万吨炸弹,8600名英国居民被炸死,100多万幢房屋被摧毁。在国际上广泛的支持和援助下,英国取得了英伦三岛保卫战的胜利。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伦三岛保卫战胜利取得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伦三岛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2020-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1941年9月,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就好像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着。”推动美国“进去做最后的一着”的原因主要是(  )
A.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B.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
2020-03-02更新 | 429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材料:当我们享受稳定的国际秩序带来的发展机遇时,绝不能忘记是谁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和平。1941年至1945年,苏联军民用生命换来和平,苏联红军在西线消灭的法西斯比盟军多出1.8至2.5倍。世人也不能忘记在远东战场上,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付出的巨大牺牲。正因为中国在远东牵制住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步伐,为苏联打击德国法西斯、为美国对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争取了宝贵时间和重要机遇。世界各国举行纪念战争胜利的系列活动,不仅是为了提醒世人牢牢记住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更是告诫当下妄想颠覆战后格局的政客正视其前人失败的历史。

——摘编自【俄】安德烈纳扎洛夫《是谁用生命换来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两国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俄两国人民共同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的原因。
2019-06-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焦作市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