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821,中苏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但不承担参战的义务,中国则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依约,苏联同样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41413日苏联与日本莶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1945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同时,苏军储备作战物资,改善交通,准备与日本一战。4,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8,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2 . 材料 1944年5月,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集结了近300万盟军陆海空将士准备和东线苏联红军配合夹击德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此即“霸三”行动。盟军选择了距英国较远但德军防御较弱的诺曼底,那里地形开阔,可容纳30个师,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km…盟军摆开了“迷魂阵”:由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布景道具师们设计的“登陆艇”、“弹药库”、“医院”、“兵营”和“飞机、大炮”,布置在英国东南沿海一带;谍报人员在各国到处收集法国加莱海岸的详细地图;英国建筑师在沿海显眼的地、方制造起“油船码头”,还配备了发电厂和贮油罐等。另外,一支“1OQ万”人的集团军调往东南沿海,准备进攻加莱……奉希特勒之命赶来指挥防御的德军元帅隆美尔则调集重兵在加莱筑起了坚固隐蔽的炮台,布置了反坦克陷阱和沟壕堡垒。加茉成为德军“大西洋铁壁”最坚固的一环。6月6日凌晨,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的3千余架英、美运输机、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飞向法国诺曼底海岸,・磅晚时,登陆战事基本结束。斯大林高度评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他说:“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它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的”

——摘自安德森趁《登陆诺曼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诺曼底登陆战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战的历史影响。
2019-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鹤壁高中2019届高考二模试卷历史试题
3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和《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