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在宣言上签字的26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参加战争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下,终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现了世界现代史上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大联盟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要求,为后来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在国际关系史上,雅尔塔体系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后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体系,而且其后至今尚无以地名命名的国际体系出现……从构建国际秩序的角度,雅尔塔体系创建了一个双重复合秩序:一方面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这是适用于全球的大秩序;另一方面是大国竞争的传统秩序,或者说是强权秩序。

——摘编自刘建飞《雅尔塔体系的是与非》

(1)根据材料一、写出“宣言”的名称,简述“宣言”发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2024-06-0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测试(期中)历史试题
2 .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下列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国闪击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③《慕尼黑协定》的签订④日军偷袭珍珠港
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2024-05-2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测试(期中)历史试题
3 . 1944年12月,法国同苏联签订的《法苏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两国继续协作抵抗德国,直至最后胜利。而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最初不承认法国为共同管理德国的四强之一。1945—1946年,法国就已经意识到苏联的威胁将超过德国。1949年,法国成为“北约”创始国。这反映出(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国际关系
B.法国外交取决大国意志
C.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国际关系取向
D.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
4 . 如图为1944年美国大选期间流行的一幅政治漫画,画中人物举牌文字为:不要投票给罗斯福。这从侧面反映出(     
A.德日法西斯政客不断干涉美国的总统选举
B.希特勒全力阻止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C.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D.罗斯福新政所取得成就令德日法西斯嫉妒
2023-10-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丘吉尔在评述二战期间某次战役时说道:“1943年的春季标志着东线战事的转折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该战役(     
A.推动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B.是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的成果
C.促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2023-08-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瑞士雕塑家贾克梅蒂1953年创作的《手指向某处的男子》。该作品表面嶙峋,像是被烧焦的尸体,体现出人凄惶的灵魂,感觉与人隔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作者意在(     )
A.反思世界大战带来的伤痛B.揭露两极格局下人性扭曲
C.表达对欧洲社会失去信心D.揭露经济萧条带来的危害
2023-07-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吴于廑先生评论道:“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也正是这种出于大国沙文主义的对于国家利益的无止尽追求,最终也让苏联在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该材料反映的事件(     
A.鼓舞人们团结一心抗击法西斯侵略B.促使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D.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8 . 1941年12月,这场空前的大搏斗使全世界约4/5的人口被卷入,从而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的战争。这场“大搏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B.九一八事变C.苏德战争爆发D.太平洋战争
9 . 丘吉尔在评述二战期间某战贫时说道:“1943年的春季标志着东线战事的转折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该战役(     
A.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B.是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的成果
C.顺利推进到德国本土D.标志着二战达到了全球
2023-06-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0年9月,日本与德国和意大利订立三国同盟条约,明确地对整个世界秩序提出联合挑战;同时,日本决定正式承认汪精卫政权,否定重庆政府。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在白宫发表了著名的新年炉边谈话,指出轴心国的统治世界的计划正威胁着美国的安全,美国应扩充军备,将和平工业转轨为战事工业。在这一谈话中,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的口号。"民主兵工厂"一词就此叫响。1941年1月,罗斯福在向国会作的年度咨文中提出美国的三大政策:(一)全面加强国防;(二)全面支援抵抗侵略而使战争保持在本半球之外的各地一切坚定的民族;(三)美国不能默许一个由侵略者颐指气使和绥靖主义者发起的和平,持久的和平是不能以别人的自由为代价买来的。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1月,他派遣白宫高级顾问居里来华,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并表示美国决心提高额外援助。

——摘编自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在白宫发表新年炉边谈话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发表新年炉边谈话和国会年度咨文的影响。
2023-06-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