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将基督教当做一种文明来对待。马克思·韦伯写过一本书,叫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说明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巨大。例如,撒切尔夫人经常说:“我们基督教文明如何如何……”,然后下面完全是讲其保守党主张。基督教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因为作为一种文明,基督教是人心的凝聚力,在西方历史上曾经是理性的代表,直到理性回归于个人的文艺复兴时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宗教改革打破了持续五百多年的思想信仰大一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并立的局面。改革中出现的教义、教规的分立造成救赎道路的分别,其革新的实质是信徒在信仰事务中获得空前的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庭抗礼是政治权力广泛介入的结果,主权意识正在萌生的国王和诸侯们站到新教一边,新教因此带有民族教会的性质。这一切都推动了欧洲从中古走向近代。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思想文化为视角说明16世纪宗教改革前西欧地区“督教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的表现。以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对基督教的研究方式为例,指出中世纪基督教的“理性”之处。
(2)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后形成的“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根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对推动“欧洲从中古走向近代”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4-04-10更新 | 12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228年至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发动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他与敌对苏丹卡米勒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于1229年签署《雅法条约》,耶路撒冷城重新回到基督教的怀抱,这使腓特烈二世的影响力得到加强。此次东征(     
A.开启了东西方文明和平交流的大门B.罗马教皇的权威受到一定冲击
C.结束了基督教与穆斯林世界的对立D.和平谈判方式被东西方所接受
2024-04-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世纪,不少教皇热衷于搜集和收藏古典手稿,如尼古拉五世一当上教皇,就宣称要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他还在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这些古典手稿内容广泛,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古希腊宗教和神学著作。教皇的上述活动(     
A.意在用宗教的形式彰显人文精神B.通过自身的特有方式助推文艺复兴
C.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利于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都是由作为基础的文科和一个以上的高级学科组成的,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都设立在文学院之上。在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民法通常是最受欢迎的领域,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A.具有浓厚宗教色彩B.重视学科的应用性
C.深受人文主义的熏陶D.促进罗马法律的复兴
2024-02-24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世纪前期,贷款主要是教会对穷人的一种接济,无需利息。中世纪后期,尽管教会极力反对,有息贷款仍得以在社会上盛行并被人们接受。这一变化(     
A.源于商品经济发展B.反映教会日益腐败
C.利于救济民众生活D.体现人文主义复兴
2024-02-0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2世纪,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3世纪,欧洲炼金师盖伯完成了炼金教科书《完满大全》,书中提出“最小自然物”的概念,以此作为铁汞化为金银的理论。教会对炼金术却充满敌意,多次发布训谕禁绝炼金术。从炼金术的历史中能够推知(     
A.现代化学脱胎于炼金技术B.科学研究遭到教会的压制
C.宗教对立渗透社会各领域D.商业发展刺激了财富追求
2023·海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中世纪时,基督徒认为人的肉体不论怎么死亡,在最后审判时都会完整如初地坐起,所以不得解剖。而在1319 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医学院学生将一具尸体交给老师作解剖和教授之用,这些学生后来被告但被宣判无罪。这一判决说明(       
A.人文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C.基督教传统观念受到冲击D.发展医学成为世俗社会共识
2023-06-21更新 | 437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2023·河北保定·二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其论著中谈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是由下列诸要素合力所造成的。


——摘编自马渭源《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


请结合西欧5-18世纪历史,从图示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也可补充其它要素),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说明。(选取要素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2更新 | 627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图为中世纪欧洲人所画宇宙全景图。宇宙被描绘为一系列球体的组合,并为天界的诸神所佑护。该宇宙图景(     
   
A.启发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B.有利于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
C.说明当时欧洲科技领先世界D.符合中世纪神权统治的需要
2023-05-09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

——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

材料二   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其含义有三层:皇帝拥有这个国家,皇帝是国家范围内一切财产和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尽管臣民的财产可以买卖,但臣民的财产处分权仅来自皇权的默认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任何方式剥夺臣民的这一权利,而宰相及官僚系统的权力也都来自皇权的授予;皇帝代表这个国家,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代表国家的形象,皇帝的意志代表国家的意志;皇帝的家族之命运即国家之命运,皇家灭亡即国家灭亡,皇家富有即国家富有,臣民必须承担保证皇家永远兴旺的义务。

——摘编自任见《法国史传》

材料三   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第十条:任何人不应为其意见甚至其宗教观点而遭到干涉,只要他们的表达没有扰乱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

——摘编自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状况,并简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法国人国家观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