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6 道试题
1 . 从1993年起,河北省农机局连续6年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仅1998年全省就组织9个市、89个县(市)、106支作业队、10058台联合收割机赴豫、皖、蒙作业,减少损失和增加收入合计达10.8亿元。河北省的这些做法(     
A.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的差异B.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布局
C.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改革开放以后,电影在引领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影里的农村
电影名称影片情节或梗概
《喜盈门》(1981)通过大嫂强英抢大衣柜、分家、老人赡养分配等事件,衬托出水莲的正直善良、谦和、无私、孝顺,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立体的人物。
《布谷催春》(1982)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赵东升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岭西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成立了采石、纺织、承包鱼搪等各种专业组。冷西村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
《赵钱孙李》(1982)当生产队要进行选举时,社员们聚在一起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年我们穷够了……要想摘掉穷帽子。过上富裕生活,就要选个好队长。”
《生财有道》(1983)

对于因劳动力归属问题造成女儿不能顺利结婚,任老乐想到两家合买台手扶拖拉机来解决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矛盾。他觉得,农村人想要致富,光靠手创肩挑行不通,还得走现代化的路子。

——据《中国电影年鉴》

结合材料,以“光影里的农村”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 [“改革开放”概念的演变]

材料   “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政治符号,既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记忆,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象征。

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正式提到“实行开放政策”这一概念。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改革”与“开放”概念最早并列在一起。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时指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这是党的文献中最早完整提出“改革开放”的表述。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这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表述。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标志着“改革开放”概念的形成。

1993年12月,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大政策,是一个伟大的试验”。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的历史演变与话语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为1978—198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单位:万人),这反映了当时(       

年份

农村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进入城镇就业人员

人口迁移总数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3150

3190

3505

3592

3805

148.4

70.8

127.4

92.0

66.0

3298.4

3409.2

3848.6

4130.6

4309.6

A.改革开放推动城乡经济均衡发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人口迁移
C.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2024-05-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下图是1931年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颁发给农民群众的“土地分配证”,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B.“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D.“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2024-05-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与农村改革初期前后两个16年,山东省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对图示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土地改革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相对有限
B.三大改造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恢复
C.调整国民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政策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强调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要求对乡镇企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必要的支持。这一做法旨在(     
A.推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
8 . 下表为1980-2007年按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五分组生活消费水平变化表(单位:元/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低收入户(20%)中低收入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高收入户(20%)高收入户(20%)
1980年105126152190261
1990年3324405386681 018
2000年9771 2331 5011 8773 086
2007年1 8512 3582 9383 6835 994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全面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9 . 下表列举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说明(     
阶段时期农村土地政策城乡关系背景
1978—1984年集体土地承包到户;经营性集体土地较少原先严重分割的城乡关系开始松动
1984—2001年经营性集体土地开始增多;集体资产流失和土地问题凸出“土地剪刀差”严重城市成为发展重点,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001—2012年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促使土地股份合作化;经营性集体土地发展模式多样化统筹城乡发展被作为国家战略,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展开
2012至今经营性集体土地入市进入试点推广阶段;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开始深度介入集体土地的经营;非经济发达地区借助乡村振兴和农村扶贫进入盘活集体土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指引下,中国城乡关系持续好转。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A.土地所有权的变革B.经济实力是发展的保障
C.区域差异不断拉大D.政策调整影响发展路径
2024-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下面是1992年12月《乡镇经济》杂志上一篇文章里记录的当时浙江某位副省长的一段讲话。由此可知,当时浙江“如果忽视乡镇企业,或者放松抓乡镇企业,那就脱离了浙江的基本省情,就不是一个开明的、清醒的领导者,要使浙江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抓住乡镇企业这一块。”(     
A.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全面铺开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C.思想解放大讨论需继续深入D.农村工业化的建设受到重视
2024-05-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