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作出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三概括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结合“冷战”后的相关史实举2例佐证福勒的观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世界之变促全球治理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为全球层面治理机制的革新、区域层面治理的深化与整合、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先削弱再增强的过程,大国国内政治与国家政策变化导致全球治理在多方面发生改变。

——摘编自陈宗海等《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历史上,巴尔干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冷战时期,那里相对平静,而冷战结束后,这个地区却冲突四起,甚至爆发了二战结束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这除了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外,还有当今时代的特殊背景。苏东剧变后俄罗斯急剧衰落,作为胜利者的西方大国必然要取而代之,成为东南欧的主宰,这与原共产党掌权的地区大国——南联盟必然产生尖锐矛盾。南联盟解体后,在政局剧变和紧接着的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和民族仇恨迅猛爆发,从而导致了独立浪潮此起彼伏和武装冲突频频发生。在东南欧,欧盟担心的是巴尔干的纷争将威胁欧洲一体化所取得的成绩,美国考虑更多的则是它在整个欧洲的存在和主导地位。按欧洲的一般标准来看,东南欧国家基本上属于贫困国家,八九十年代的体制改革和转轨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混乱又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据世界银行调查,1998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三国将近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东南欧国家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缓解冲突的政治和法律结构框架,这就使得那些擅长利用民族情绪的“精英们”能够左右局势,激化矛盾,并导致残酷的战争。

——摘编自李丹琳《东南欧的稳定与新地区主义——冷战后地区冲突的起源与地区稳定机制的建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上巴尔干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缘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巴尔干冲突四起的特殊时代背景。
2021-04-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后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实行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大棒(注: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鳌头: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冷战后,美国国内关于其霸权的认知出现了两种主要观点,即“霸权维持论”与“霸权衰落论”。这两种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霸权的未来,同时也将美国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冷战后美国霸权论文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美国两种霸权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末以来民族分离主义盛行,导致了世界各地暴力冲突的涌现和升级,严重危及一些国家、地区与国际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据统计,1992年以来的世界冲突中,种族和宗教冲突已占到世界冲突总数的50%以上。在民族分离主义运动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过分追求本民族利益的极端倾向,导致民族间的相互仇恨与敌对的加深。俄罗斯的车臣问题、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科索沃与波黑问题、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问题、中东的库尔德问题以及塞浦路斯土希两族南北分离分治问题等等,都已经对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及全球安全构成威胁并对国际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摘编自丁诗传、葛汉文《对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分离主义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分离主义给当今世界造成的影响。
2021-05-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

——摘编自郭晓兵、龙云《(中导条约)与全球战略稳定论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导条约》的废除原因,并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罗斯福认为,“朝鲜人民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应由美中苏三国托管,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政府”。美苏矛盾加剧后,美国转为控制朝鲜南部地区。朝鲜分裂局面正式确定后,美国把战略重心放在欧洲,而在亚洲更为注重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决定介入。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分裂格局进一步固化,南北双方分别被纳入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中。

——摘编自吴文兵《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东亚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并分析其影响。
(3)面对世界格局中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0-05-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色革命”是专指以某种鲜花或物品的颜色为代表的一种亲西方尤其是亲美国的一种政权变更行动。美欧国家的情报部门通过各种民间或半民间组织培育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精英”,扶持当地“反对派”,支持当地民众以街头政治的方式夺权,建立亲美疏俄的政权。“颜色革命”在自2003年起的三年时间内,先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连续发生。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发生动荡时,美国政府均通过情报机构向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传递带有威胁的信息,暗示他们必须下台。“颜色革命”发生的独联体地区存在着民族矛盾、贫富矛盾、经济矛盾三大矛盾,这些矛盾丛生交错,导致政治分裂、派系林立。

——摘编自曾枝盛《颜色革命及其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欧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欧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睦邻史》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并简析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不同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问题的原因。

10 . 材料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恐怖主义的浪潮席卷着全球:从美国的纽约到欧洲的伦敦,从中东的加沙、以色列到硝烟刚刚散尽的巴格达,从俄罗斯的车臣到亚洲的印尼,无不受到恐怖主义的危害。比较其他恐怖主义类型如民族极端恐怖主义、极左极右型恐怖主义、殖民恐怖主义等,宗教极端恐怖主义因其鲜明的宗教性,使其更具有广泛的号召性,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为严重,因而更加难以彻底治理和防范。这其中,宗教极端恐怖主义尤为嚣张,其产生的原因不仅与现有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紧密相关,更与少数国家实施的霸权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恐怖主义是人类的毒瘤,反恐是人类必须采取的行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滋长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同时与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有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宋蓉《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恐怖主义蔓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类防范恐怖主义蔓延的意义。
2020-01-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北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