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全国划为十道,置军府684个,其中关中地区占261个,占全部军府的41%,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格局。还将骠骑府、车骑府改为折冲府,以折冲都尉、果毅都时分任正、副统将。所有军府均隶属于12卫府及东宫六平,新冲府分为三等,担任宿卫、镇戍和征战的任务。……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但州刺史也负有一定的军事责任。如征发府兵时,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奖,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又如对练兵也有检查督促职责,加.上州刺史品位被一般折冲都尉为高,故习惯上有上下级关系。

《新唐书·兵志》称:“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己,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摘编自《中国古代兵制·唐朝兵制》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3 .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主张儒佛合一
B.注重经义策论
C.抨击科举制度
D.抨击当朝统治
2017-11-14更新 | 226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苗法者,不过一季艮行之业耳,……而季艮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金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
5 . 北宋中期,宋神宗曾对王安石说:“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宋朝实行均田限田的措施
B.宋朝“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措施
C.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D.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6 . 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2017-10-19更新 | 512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汕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材料二 免役之法,据家资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其坊郭等第户及未成丁、单丁、女户、寺观、品官之家,旧无色役而出钱者,名助役钱。凡敷钱,先视州若县在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雇直既已用足,又率其数增取二分,以备水旱欠阁,虽增毋得过二分,谓之免役宽剩钱。

—《宋史•食货上五》

材料三

表一中国农村棉纺织纱取代土纱的过程

184018601894191319201936
全国农村土布应有产量(百万匹)597.33604.71589.16497.42552.32352.98
农村土布用纱总量(万市担)751.26760.55740.99625.61694.65443.95
土布用机纱量3.034.28173.54452.51352.63337.13
机纱量占用纱总量%0.400.5623.4272.3350.7675.94
土布用土纱量748.23756.27567.45130.10342.02106.82
土纱量占用纱总量%99.6099.4476.5827.6749.24124.06

表二中国农村棉纺织机布取代土布的过程

1840%1860%1894%1913%19201936%
全国棉布
应有产量
600.06100624.59100686.25100778.59100842.95100910.42100
其中:进口2.730.4619.883.1891.7013.36253.6132.57203.9924.20107.7711.84
机布5.390.7917.562.2636.644.35409.6745.00
改良土布10.001.2850.005.9340.004.39
农村土布597.3399.54604.7196.82589.1685.85497.4263.89552.3265.52352.9838.77

—资料来源:《江南土布史》附录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免役法(募役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局面及原因。

2017-09-0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冯道(882—954年),寒门穷儒,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相十二君,且“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遇岁俭,所得俸余,悉赈于乡里”。面对盛怒之下的后唐庄宗,冯道晓之以理,从容解救大将郭崇韬,朝臣“重其胆量”;又劝谏唐明宗居安思危,爱惜民力,并诵《伤田家诗》,明宗录以自讽。契丹入汴,冯道回答契丹主的“天下百姓,如何可救”时说:“佛再出救不得,唯皇帝救得。”冯道以当时“诸经舛缪”,委托学官田敏等将西京郑覃刊刻的石经雕为印板,“流布天下,后进赖之”。

——摘编自路育松《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

材料二   北宋初年,冯道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总体上是褒大于贬。北宋中期,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塑造出“不知廉耻”的冯道形象。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对冯道的评价与欧阳修一脉相承,批评力度有所加深;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继承、发展了欧阳修、司马光的观点。南宋时期,《新五代史》取代《旧五代史》的官学地位后,《旧五代史》散佚。《新五代史》《资治通鉴》长期占据传播主渠道,成为人们了解冯道的主要来源,冯道形象的妖魔化程度不断加深。

——摘自张明华《论冯道“不知廉耻”历史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冯道的主要作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道形象被妖魔化的原因。

2017-09-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9 .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自安史之乱以来,地方势力不断扩张。在穆宗时期,当时不申户口的州镇在原来15道71州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道97州,“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央要保证茶税征收的顺利进行,就离不开地方力量的支持。至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宰相李石将山泽之利归于州县,由各州刺史任选官吏主管。据《册府元龟》载:“常州自开成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敕以茶务委州县至年终所收以溢额五千六百六十九贯,比类盐场铁院正额原数加数倍以上,因此请求增加正额。”此后,各州县则以山泽之利归州县之便利,自植茶树以牟利。“举天下不过七万余缗,不能当一县之茶税。”

——据王晓燕,赵晓芳《唐代茶法考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石改革茶税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李石改革茶税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0 . 朱熹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最能论证这一观点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将兵法D.整顿太学
2017-07-0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