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民初盛行“军国民教育”思潮,学校体育被西方体操霸占,“体操科一律为主课”并由学部施行,而武术则“各地方自行举办”“高等小学以上兼习之”。彼时国人出于民族自尊心,用武术来证明中国自古就有“体操”。武术进入学校是武术步入教育领域的大胆尝试,亦是出于文化自觉,争取与西洋体育并驾齐驱的话语权的创新形式。但一味追求动作的规范、标准,丢失了传统武术的核心特征。由霍元甲主持的精武体育会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则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超越强健身体的范畴,从宏观上聚焦于种族与国家延续。新文化运动时期,“土洋体育之争”推动武术走向科学。国术的“传统”在“科学”的语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要想以武图强,武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彼时的武术规则深受西方体育影响,趋向竞技化,初成之规则在比赛中成为裁判依据,使比赛“有法可依”。武术对抗赛在“全运会”中可谓昙花一现,但民国时期的武术套路、对抗赛实践为当代武术竞赛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经验。1936年,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功参加了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该届奥运会上的武术表演惊艳世界。

摘编自张银行、谢海柱《中国近代武术“转型”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术“转型”的背景和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武术转型发展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4年初,清朝新设立的商部上奏了一道"劝办商会酌拟简明章程折",说明"今日当务之急,非设立商会不为功"。之后清政府颁行《商会简明章程》,鼓励各地兴办商会。这表明(       
A.清末新政有效缓和社会矛盾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
C.政府重视构建基层治理体系D.晚清社会呈现出转型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1年清政府宣布科举改制,突出“中国政治史事论”与“各国政治艺学策”等内容,乡试人数明显下降;1902年又恢复了经义等内容,情况稍有好转。这说明当时(     
A.革命思想深入人心B.新式学堂普遍建立
C.社会转型趋势明显D.清末新政已经破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该学者意在说明清末新政(     
A.成功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为当时的中国找到真正出路
C.客观上顺应了现代化的趋势D.目的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
2022-09-13更新 | 11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 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这个“底”出现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近代中国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跃出这个“谷底”后,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摘编自张海鹏《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6 .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内涵“近代性”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论著《明夷待访录》以鲜明的态度宣布告别秦汉以下的君主专制,又隐约暗示走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趋势。其或鲜明或朦胧地昭示的路向是,从农本型自然经济迈向工商发达的商品经济,政治上从“君治”通往“民治”。黄氏拥有的学术资源基本上是中国本土的——因袭并变通先秦以降的民本思想,直承中明以来党社议政之风及市民文化的精髓,显现了中国本土文化自生的“近代性”趋势。

材料二   由于明清之际历史条件的限制,《明夷待访录》之类论著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长期遭到禁毁,黄氏之书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都表明具有早期“近代性”的思想在近代前夜的中国深受压抑,难以流播发扬。清末维新人士和革命斗士在向国人宣传“民权”“立宪”之理想时,曾在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继往开来、汇通中西的枢纽作用。

——以上材料摘编自冯天瑜《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近代性转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明夷待访录》“隐约暗示”的“近代性”思想,分析影响黄宗羲形成这些思想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夜早期“近代性”思想“难以流播发扬”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维新人士和革命斗士”借助《明夷待访录》思想,宣传“民权”“立宪”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懿旨”,革除“旧例不通婚姻”的禁令,“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革命排满风潮挽救统治危机
B.推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
C.顺应婚姻关系民主平等的趋势
D.推动婚姻主婚权向当事人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课程修身读经
讲经
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
代数
理化植物
动物
图画体操合计
课时545193611112088410177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2013-12-02更新 | 94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对清朝社会进行全面改革的戊戌变法的开始,不久却因戊戌政变而被废止。1901年,清政府又下令实施新政,在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法律制度改革等方面基本沿袭了戊戌变法的举措。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逐步深入B.统治危机不断加剧
C.变法成为社会共识D.慈禧光绪矛盾化解
2024-05-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后期为克服地方都、布、按三司分权过甚,无法应付处理地方突发或重大事件的缺陷,中央陆续向各地派遣巡抚、总督,将一地之行政、监察、军务诸政集中于督抚身上,使其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官员,其辖区也就成为两京十三布政司以外的一套新型的准政区。总督、巡抚之职从临时性质变成固定制度,经历了一长段时间,相应地其辖区也由置废反复、伸缩不定逐渐变成相对稳定。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与俄国竞争日趋激烈,介于其间的东北地区日受其困。1907年,清政府决定在东北改行省制,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兼常三省将军事务,为总揽三省行政、军事、财政等大权最高长官,并增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予以辅助。辛亥鼎革,宣统退位后,赵尔巽等表示,中国如果采行共和政体,应暂予东三省实行特别办法。袁世凯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通过收买、武力震慑等手段,将东三省总督、吉林及黑龙江巡抚分别改称东三省都督、吉林都督和黑龙江都督。

——摘编自陈明《民国元年东三省都督平权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后期督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东北地方机构设置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