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人口流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材料一   46世纪中国境内民族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南、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材料二   15001700年欧洲人口10万以上城市统计表

人口数1500年城市数(名称)1700年城市数(名称)
10~204个(法国巴黎,意大利的米兰、那不勒斯与威尼斯)8个(意大利罗马、威尼斯、米兰,西班牙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等)
20~4002个(那不勒斯与荷兰阿姆特斯丹)
40万以上02个(伦敦和巴黎)

——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史》


(2)阅读材料二,归纳1500-1700年欧洲大城市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影响其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

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启蒙思想来源的特点,简述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发展历程的影响。
2021-02-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黄河、长江流域的人们曾长期使用海贝、青铜块等生产或生活资料的实物作为交换的媒介。到春秋时代,诞生了最早的铸币。秦始皇用秦国的半两钱统一全国的货币。汉承秦制,但钱的实际重量越来越轻。汉武帝时期,政府正式推行五铢钱,之后不允许各地自由铸造钱币。五铢钱仍是一种纪重钱币(注:钱体上铸有标明钱币重量文字的钱币),其纪重体系历经700多年。唐高祖时期,唐朝铸行了‘开元通宝”铜钱,成为名副其实的计数钱币,被后世看做钱币的标准。唐朝以后,“通宝、元宝”等各种以“宝”为文的钱币一直延续使用。宋朝,首创了纸币,形成以铜为主,多元化的钱币。元朝推行纸币,不再允许使用铜钱。明朝初年推行钱钞并行制度,到中期以后,改为银钱并行制度,成为近代银两制度的源起。清承明制,实行银钱并行制度,不准使用纸币。

——摘编自中国钱币博物馆介绍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的特点。

材料二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盛宣怀在《条陈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设立“商办银行”的主张:“臣帷银行者,商家之事……请简派大臣,遴选各省公正殷实之绅商,举为总董,号召华商,招集股本五百万两,现在京都、上海设立中国银行,其余各省会口岸,以次添设分行,照泰西商例,悉由商董自行经理……各省官司向银行借贷,应照西例,由,总行禀明户部批准,以何款抵还,方能议定合同。” 1897年,华资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设立。

民国成立后,北京政府明令“凡有设立银行号者,仰即转饬遵照办理可也”。 从1912年至1927年,新设银行总数达185家。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新设华资银行达128家。虽然商业银行在数量上占据绝大多数,但在资产和市场业务方面,政府银行占据明显的优势,它享有其他银行不具备的特权,又得以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限制私营行庄的信用扩张,禁止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经济合作组织、学校、人民团体等到私营行庄(银行、钱庄)存款,以控制其资金来源;禁止行庄发行本票以控制其信用创造”。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研究》


(2)阅读材料二,概括我国近现代政府对商办银行的政策,结合所学分析其相同原因。
2021-02-14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强调“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


(1)根据材料概括魏源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主要观点。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材料中表现康有为保守一面的言论是               (抄原文即可)。

(3)民报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发展方向的指引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2020-02-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宣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民族重整:经过七八百年的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同时发生文化重整:这个民族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
(1)结合所学,说明“秦汉至隋唐是中国民族和文化重整时期”这一观点。
明中期以后,西洋数学、天文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中国,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尊重。意大利人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还专门介绍了西方水利技术。清初,很多外国人任职于宫廷,主持历法修订并为康熙帝讲授科学知识。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只是后来失传,西学实际上源于中学;或者认为西学还不如中学。还有人强烈反对西人主持的历法,理由是“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2)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2016-07-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民族重整:经过七八百年的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同时发生文化重整:这个民族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
材料二 明中期以后,西洋数学、天文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中国,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尊重。意大利人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还专门介绍了西方水利技术。清初,很多外国人任职于宫廷,主持历法修订并为康熙帝讲授科学知识。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只是后来失传,西学实际上源于中学;或者认为西学还不如中学。还有人强烈反对西人主持的历法,理由是“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1)结合所学,说明“秦汉至隋唐是中国民族和文化重整时期”这一观点。
(2)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2016-03-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测验历史试卷
6 . 人权指人由于其人的属性而具有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和崇高目标。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人身权和政治权,而且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人权宣言》(1789年由法国制宪会议通过)


(1)结合所学,比较材料中孔子思想与《人权宣言》观点的异同。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英国人权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其意义。

“(西洋民族)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祈求,拥护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人权者,成人以往,自非奴隶,悉享此权,无有差别。”“(东洋民族)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年载于《青年杂志》)


(3)概括材料的核心主旨;结合所学,分析陈独秀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

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4)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史实,谈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宪法的必要性。
2020-05-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士人·国民·人民”

材料一   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兴起是最值得注意的现象。在周代,士是贵族阶层的一员,他们接受教育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其地位居于大夫之下,庶人之上。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少部分的士跻身于卿大夫的阶层,大多数人则降入庶人的行列,成为士农工商的一分子,这是士人的主要来源。此外,王官下降、庶人上升也增加了士人。士人既在本邦国“学而优则仕”,也在各诸侯国之间流动“仕无定主”。随着君主对于士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养士之风逐渐盛行。

——整理自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士人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士人兴起”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国民一词出现于近代中国。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法国时写道:“道光二十七年,民叛,国王逃避于英国,国民又自专制,不复立君矣”。李鸿章在奏陈皇帝与巴西修约情形折中写道:“华民有赴领事官控告巴国民,在中国者,领事官亦应一体劝息”。甲午战后,国民所指发生变化。20世纪初的十年,国民一词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大量涌现。梁启超在《论立法权》中写道:“立法权属于民,非徒为国民个人之利益而已,而实为国家本体之利益。何则?国也者,积民而成。” 1906年,孙中山写道:“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有革命之责任”。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中指出,以前的革命不成熟,“只有两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这个时期的成熟是可以拿……要求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的呼声可以证明的。”


(2)从“近代人士对国民理解”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材料三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3)结合所学,指出上文发表的背景。
8 .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思想解放发挥着重要作用。
(1)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被称作人类的“轴心时代”。为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填写空白部分。
比较项孔子苏格拉底
背景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活跃起来。
重要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奠定了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讨论加尔文宗教改革时,某同学引用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   德国学者韦伯评价加尔文暂时说:“在任何场合、那种清教(即加尔文教观念波及之处,都产生了有利于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加尔文在日内瓦严格控制市民的宗教信仰,镇压信仰其他宗教的教派与个人,人文主义者塞尔维持因不同意他的观点而被判处死刑。


(2)依据所学,简述材料一中“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是指什么;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评价。

1906年发布的《同盟会宣言》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某同学从中找到这样一段材料: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3)请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基本原则并加以评价。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身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学们对社会发展变化感触颇深。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某同学提议以“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写文纪念。


(4)以下为同学们列出的写作题目,请你仿照示例,选择其一,并说明写作的要点。
题目一:重新焕发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目二: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题目:乡村巨变——农村改革
要点: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生产积极性;撤销占有管理体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促进经济发展。
2020-0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边疆治理

从秦汉到唐宋,历朝在边疆地区推行羁縻之治,其实质是间接统治。如唐朝的羁縻府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元朝采取“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策略,在南部边疆施行土官制度,在北部草原则沿用万户制度。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一样设制统治,大政在行中书省、宣慰使司两级,中央委派流官大员坐镇主治,同时兼用土酋;其下则依地区有所不同,或设路、府、州、县,或立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行政组织,或置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等职守,在吐蕃地区还任用宗教首领统摄军民;土官有品秩职位,等同于流官,但可以世袭,土官之间发生纠纷,要接受行省官员的裁决。

此外,元朝还派重兵驻守屯田,“东尽交广,西亘黔中,地周湖广,四境皆有屯戍”。即使在漠北高原也有大量各族军队、商人、工匠涌入,“婚嫁耕植,比于土著”。云南第一任行省长官赛典赤赡思丁“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由是文风稍兴”。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元朝“皆赋役之,比 于内地”。


(1)结合所学,归纳秦汉到唐宋历朝治理边疆的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2023-01-1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以增加生产,而作大规模迁移的形势下,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适逢其时地来到了中国。18世纪初玉米已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份。它在传入中国后,有“种一收千,其利甚大”的记载。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在较为贫瘠的山坡地、新垦地可以种植,中国人采用美洲的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因为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的成倍增长。

材料二   大体来说,玉米的传播,首先在西南地区,尔后在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甘薯则首先在岭南和东南地区种植,然后经江浙地区向华北地区和长江中游山区推广;马铃薯的传播情况与甘薯基本相同。这种传播的途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这些粮食作物,被带到大河中上游的山地,成了定居于此的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然而,人口稠密、生产 发达的地区,虽然引入美洲作物比较积极,玉米、甘薯等粮食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从总体上说,他们始终处于补充地位。

——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美洲粮食作物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粮食作物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美洲粮食作物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022-02-08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