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庄园与农奴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024-05-16更新 | 105次组卷 | 54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5—16世纪某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扩张,该帝国(     

A.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B.苏丹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C.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D.大规模传播扩散希腊文明
2024-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列关于东非国家说法正确的有(     
①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②阿克苏姆王国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
③加纳、马里、桑海成为比较著名的国家
④伊斯兰教传入东非国家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 .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任选其一,结合所学,说明其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2)阅读材料,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并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剑桥欧洲经济史》

(3)如何理解“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

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也不断发展。

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也进一步唤醒了亚洲,终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新局面。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4)阅读材料,概括“亚洲觉醒”的含义,结合所学,说明“亚洲觉醒”运动爆发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具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世界上古史》

(1)阅读材料,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农耕社会的理想是自给自足,但正如古人早已意识到的,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总会缺乏这样或那样的资源,尤其是土地和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如金属、马匹、某些特定的物品等。为了获得新的土地,控制战略资源,侵略拥有这些资源但实力又不足以自卫的地区,是最为直接和经济的手段。

——摘编自《西方那块土》等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农耕文明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

帝国扩张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交汇、传播。

(3)观察上图,指出该帝国的名称,结合所学,说明上述观点。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的边远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新全球史》

(4)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因历史条件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斗争方式,其中印度的独特方式是(     
A.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
C.通过改革走向现代化之路D.进行资产阶级武装革命
2024-04-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885年1月26日,马赫迪起义军奋勇跨过尼罗河,攻破喀土穆城防,斩英国上将戈登于总督府。据此可知,马赫迪起义(     
A.促使埃及民族意识的充分觉醒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C.具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意义D.摧毁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2024-04-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4-04-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德、美、英在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争端,英国提出召开国际会议来最后解决刚果问题,德国首相俾斯麦随即表示赞同。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     
A.使拉美最终沦为列强殖民地B.消除了列强殖民争夺的矛盾
C.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D.促使列强侵略目标转向亚洲
2024-04-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