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19 道试题
1 . 阅读日期,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总体上,考察监察官员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不仅包括“学识渊博”“文学优长”,更关注于其是否“通经懂史”以及“晓谙刑名”。而纵观古代监察官员的政治品德, “公忠果断、刚明果敢、奉法秉公”的共同品德,充分体现了传统社会以“公、忠、廉”作力考察监察官员政治品德的重要依据.就一般文官群体而言,历代对于其从政经历并没有过多要求.但因监察官作为国家的治官之官,秦汉至明清不仅要求其具有丰富的从政经验,而且要求良好的从政业绩,这意味着监察官要通晓政务,熟悉官场积弊和地方吏治民情,普遍拥有政务处理以及紧急情形的处理能力,能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了然于胸。

——摘编自常冰霞《中国古代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从秦汉至明清,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监察权始终是第一层次的重要部分。监察官行事代表皇帝和朝廷,其地位远远超出其实际品级,如清制,地方知府等官员的品第虽高于御史,但相见时知府等仍需施礼行拜。而独立弹劾权则是朝廷授予监察官员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力。所谓监察官员的独立弹劾权,是指监察官员虽然从属于相府或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但其弹劾无需宰执或台主等长官批准,御史是以个人名义(有时也联名)而不是以“组织”的名义提起弹劾。作为文武百官的监督者,对监察官严加监督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这种监督的主要制度设计是对监察官实行厚赏重罚:监察官称职,便予以比其他官员更丰厚的奖赏;监察官不称职,便予以比其他官员更重的处罚。

——摘编自艾永明《古代监察官员的激励制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官员的任用标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历代政府对监察官员的激励措施并指出监察官员的制度设计理念。
2024-02-29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华北石油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2年,陆建新前往深圳负责国贸大厦的工程测量工作。在测量时,他把反光镜改成拇指大小的小棱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们的团队还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这一现象的出现(     
A.增强了我国科技竞争力B.加快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
C.推动了经济体制的转型D.展现了建设者的奋发精神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广泛渗透应用与快速迭代更新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线索之一,其本质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 以生产力学说为指导,推动和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到现实社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更加智能、服务更加便捷,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此外,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劳动工具的传统印象,解放了劳动者。 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

——摘编自闵江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视域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材料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担心会出现不当营销行为,从而扭曲市场规则,考虑并制定规则在法治框架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滥用个人隐私、结成不正当联盟,以及有意或无意利用算法营利的现象。人们认识到,这种后工业社会的新型网络结构并没有使所有人受益。 完善人工智能市场公平机制涉及一系列问题,要以实施政策、指导方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程序以道德、透明和公正的方式开发、部署和使用。

——摘编自丁元竹《为人工智能发展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2024-02-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的经济走向垄断的阶段,加之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由竞争的经济进行干预、协调及必要的控制。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就要求不断建立与此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城乡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程序中来。面对当时的要求,旧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不能适应的,文官制度开始确立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杨明《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尽管西方国家一战后党派斗争非常激烈,政府更迭十分频繁,但因文官不介入政党纷争,政治上保持中立,政党斗争的结局也就对文官没有什么影响,文官不与政府共进退。文官也不用担心政治风云变幻对自己地位产生威胁,有利于他们钻研业务,增强事业心。加上西方不少国家在战后纳入“劳动契约关系”,规定劳资之间的纠纷通过谈判解决,资方、国家向工人实行“让步政策”,给予他们较高福利和保障其就业等,这些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政局稳定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李业盛《从西方文官制度看建立有我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积极作用。
5 . 工业革命后,英国及其他地方的农业实现了飞跃性发展,这一发展为城市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从更好的铁制工具到脱粒机,久居乡村的人们从习惯平淡变为追求利润。这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乡村的变革B.维护了工人和农民的利益
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D.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6 . 下图为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耕作图。该图可以侧面说明(     
A.原始畜牧养殖出现B.铁器农耕广为传播
C.采集渔猎完全终结D.河流农业生产特色
7 . 下图所示可用于(     

A.揭示新中国的经济结构B.反映中国机械化生产成果
C.印证袁隆平的突出贡献D.说明中国粮食危机已消除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建有许多坞堡,坞堡环境下“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曰:‘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由此可推知(     
A.坞堡起了凝聚作用B.坞堡具有田庄色彩
C.北方生产形式多样D.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9 . 雍正帝即位之初,感慨:“耳目不广,见闻未周,何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而训导未切,诰诫未详,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而遵道遵路,以继治平之政绩?”基于此,雍正帝(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沿用奏折制度D.改革科举制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信号灯应运而生。

交通信号灯的发展演变历程

时间国家主要发明成果
1868年英国一位名叫师德·哈特的机械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1903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交通法
1912 年美国LesterWire警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电动交通信号灯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1952年美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交通信号灯有了统一的处理系统,告别了人工控制时代

——根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整理

材料二   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便开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机械装置指示车辆停止与前进。 1923年4月13日,南京路的两个重要十字路口最先安装了信号灯,并由交警手动控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迫不及待的想与国外互通有无,第一批红绿灯于1979年3月20日大量进入国内,当天,北京市在北新桥、东单、崇文门、花市等9个比较繁华的路口安装上了所谓的“交通指挥仪”,开始尝试用红绿灯指挥交通。1980年后,北京开始使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灯,此后交警不需要再随时控制信号灯的转换,更多的警力被解放出来,投入到地面交通的管理中。1985年前后,多相位红绿灯诞生,此后国内开始实行左转与直行分车道行驶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还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摘编自《道路交通管理》2023年9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信号灯发展演变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技术进步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