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以后的中国人提供了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年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内涵,所谓“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意思?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民族独立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较之前有哪些新的发展?从孙中山个人品格方面考查其原因是什么?

2 . 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下列史实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有
①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完成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
③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④与国民党进行了两次合作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014-12-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1907年,温世霖在天津创办《人镜画报》,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用漫画的形式讽刺或揭露当下的时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册刊登的丛刊词中提到:“吾国今日之社会,本际兹过渡时代,其旧者之腐败之野蛮之顽固,固当一一摄影,留为纪念;其号为维新者,率多幼稚,甚且支离,新者未得,旧者先失,以致非鹿非马,百怪千奇。”

材料二:图1、图2为《人镜画报》两幅漫画。图1的漫画中,两个清朝官员正在用锯齿砍伐着挂满“立宪”“自治”“教育”和“女学”果实的大树。图2的漫画中,四个幼稚园形象的小孩或站立或躺卧于一块写着幼稚园的门牌楼下,他们各自身上都有一件代表身份的物品,例如代表“政治”的小孩头上带着清政府的官帽,代表“军人”的小孩手里拿着一杆长枪。

                    

                    图1                                                          图2

——摘编自王敏《晚清(1884~1912)画报中政史新闻图像研究》

结合时代背景,请从丛刊词的视角解读漫画的设计构思。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邮票中的党史

1   1932年发行的中华苏维埃邮票,图案是地球上飘扬着一面旗帜,旗帜上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2   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陕甘宁边区“农耕图”邮票,图案为一位农民正在赶着牲畜耕地。3   1949年发行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最左面为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毛泽东旗帜下进军,右方是淮海战役的作战地图。

解放区邮票是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或解放区的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大行政区发行的邮票。由于解放区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控制区,因此所发行的邮票也称“红色邮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邮票中的党史”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甘肃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从当地居民家中征集的木制桌子,桌角的位置刻着“红军要打日本”的小字标语。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馆藏红军标语口号“农民发动起来打绅粮分田地去”。这反映出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     
A.积极宣传政治主张B.注重根据地的建设
C.坚决抵抗外敌侵略D.坚持开展土地革命
2024-03-07更新 | 22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于1923年。该杂志辟有“封面人物(或专题)特写”,并配有一篇重磅文章。从1951年到1975年,周恩来六次登上《时代》封面。从《时代》封面看周恩来,就像在观看一部由美国人为周恩来拍的蒙太奇式的老电影。那么,在这面“西洋镜”里,周恩来是什么样子呢?

序号时间主题《时代》记者对封面人物的描述(或评论)
第一次1951618“共产主义者周恩来”“政治上暴虐的统治者,外交上听话的仆从,经济上无能的领导者”。
第二次1954510“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
第三次19641113“周恩来受到苏联柯希金的欢迎”一个月之前,周恩来还被俄国人骂作“黄色危险、真马列主义的无耻堕落者,可恶的托派路线偏差分子和分裂者”,但现在周恩来不计前嫌来到莫斯科,“他谨慎、冷静得像是个来拆除炸弹的人”。
第四次1971118“中国人来了”1949年到1971年,中国用了22年时。
第五次197236“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分别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
第六次197523“胜利属于周恩来”“自194910月以来一直担任总理的周恩来,在70岁(实为77岁)高龄再次连任此职,不是简单的事情。”“重新安排老-.辈革命党人的工作,在许多方面说来,是公正的,也是适当的。”

——摘编自《人民网—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与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第五次周恩来登上《时代》封面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此历史事件要能够解释《时代》记者的描述和评论)。
(2)在周恩来第三次登上《时代》封面的前一个月,中苏两国各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是“上天”,苏联是“下台”,不但震惊了世界,也使中苏关系迎来一个恢复和改善的契机。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写出这两件大事所指的分别是什么,并据此用一句话准确概括1964年11月周恩来苏联之行的政治意图。
2024-02-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工艺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培养强国建设人才的学校,即今日的河北工业大学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下是其筹备、创办及发展的概况(部分):

1902年冬,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直隶候补周学熙创建直隶工艺总局暨附设工艺学堂的建议,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工艺学堂。

19032月,凌福彭呈文袁世凯,报告筹建工艺学堂情况:选定天津东南城角贡院东之草厂庵为堂址,招生30名,需开办经费35千两(白银),常年经费23千两,校名初定为北洋工艺学堂。

19043月,毛庆潘辞职,周学熙复任总办。选拔30名学生赴日本实习。9月,遵照学部同年1月颁布的《秦定学堂章程》,北洋工艺学堂改“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工艺总局内所设织工厂,确定为高等工业学堂附属实习工场。

19048月,北洋劝业铁工厂所属图算学堂撤销,其20名学生选送高等工业学堂,编为机器速成科。

19062月,奉天(今沈阳)派50名学生到高等工业学堂代培。增设斋务长。9月,选拔19名学生去日本西京大学所属工厂实习造纸、制革、制碱、染色、铁工等工艺。

19195月,爆发“五四运动”,在校学生带头响应。

192354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支部在该校礼堂组织纪念“五四运动”四周年公开讲演大会。蔡和森作“发扬五四精神”的学术报告。

1928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专门学校”。10月,河北省府因财政困难将该校撤制。为此,校长魏元光动员校内外校友奔走呼号,几经周折,得张宗昌拨款始保住学校。

19295月,河北省府将该校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学院部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个学系,学制四年。

——摘编自《河北工业大学简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1年3月,国民政府设立农民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提出农民节大会的口号为“一、庆祝农民节要尊重农民地位;二、纪念农民节要感谢农民贡献;三、纪念农民节要感谢身手万能的农民”,并于1944年增定感功节,与农民节合并举行,扩大庆祝。农民节的举办(     
A.利于应对根据地的土地革命B.旨在继承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现实需要D.极大增强了敌后战场的武装力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即使是在中苏结盟时期,中国也没有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的直接或间接的批评和抵御,从来没有在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上作出有损于国家主权、国家独立和国家利益、国家尊严方面的任何让步。中国在处理同美国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寻求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的努力。

——摘编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了60多次纪念世界文化名人的活动,涉及包括苏联、美国、英国、波兰、古巴、荷兰、保加利亚、意大利、朝鲜、日本等近20个国家。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59年9月,中国同西方“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有文化友好代表往来的也有2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往来平均每月达20人左右”。

——摘编自张登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根据材料,围绕“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杰出的儒学家,受到后人的敬仰,如下图所示。

   
图1清国子监遗址中的孔子纪念雕像

   
图2山东德州董子园中的董仲舒雕像

   
图3宋白鹿洞书院遗址中的朱熹雕像

   
图4贵州贵阳孔学堂王阳明雕像

任选材料中的一幅或多幅图片,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12-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NT20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