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2 .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做演讲时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是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候,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不可频频伤国民的元气。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
A.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比较严重
B.民生主义着眼于社会改良和国民共享文明福祉
C.民生主义带有防止出现伤害国民元气的社会革命的愿望
D.孙中山力争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2017-10-28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一一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赢<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辫书》
材料四 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曼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     
一一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对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
(2)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最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之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民权主义,三是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最完美的国家”是何意?
(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最完美的国家”?
6 . 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四、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五、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
根本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
(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五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7 .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8-01-09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县梁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革命任务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10 .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
2016-11-27更新 | 22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