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以纪念在中国存在2600年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B.春秋
C.战国D.秦朝
2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认为的“今日社会之弊”是什么?

材料二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2)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及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请分别列举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材料五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5)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3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19-01-30更新 | 5486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一下期模块测试历史卷
4 . 1931年后,国民党利用各种纪念日来建构和推广“孙中山崇拜”。1935年,孙中山诞辰六十九周年纪念大会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多种多样,政府和民间皆参与。国民党纪念孙中山的主要目的在于
A.缅怀孙中山过去建立的丰功伟绩
B.借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C.树起孙中山大旗进行反帝反封建
D.塑造形象凝聚人心以抵御外敌入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联齐抗秦,遭谗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闻讯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据此可知
A.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受到冲击
B.屈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C.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
D.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
18-19高一上·全国·期中
名校
6 . 1889年,法国当局完成巴黎公社社员的政治大赦,还组织各种庆典,纪念历次革命的受害者,并建造埃菲尔铁塔和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其用意是
A.适应市场需求
B.应对暴力革命
C.捍卫宪政民主
D.展现工业成果
2018-11-08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i见下图),它是目前所知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是: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
A.牧野之战有比较确切的史实依据
B.西周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法色彩
C.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D.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2018-12-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B.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中共七大召开
9 . 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36年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12年11月15日以来,除了在毛泽东、邓小平诞辰纪念座谈会上大量引用两位前领导人的话语,习近平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学经典的名言。其中,他引用《论语》36次、《孟子》10次,引用《礼记》《尚书》《荀子》也均超过5次。

——腾讯时政新闻

材料二   人民儒学并不主张人民主权论,而主张“民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有人共同治理天下。人民就是所有人,人民共同治理天下,这是天赋之义。天下人都是人民,其内部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但万民一体,天下一家。

——秋风《必须在学术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材料三   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对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糟粕,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必须否定和抛弃。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儒学优秀的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1)两千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与精神支柱,分析其原因并阐释儒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2)儒学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注重“返本开新”,简述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