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1938年8月,在纪念八一三抗战的讲话中,蒋介石说:“我们的战略,是以持久抗战,消耗敌人的力量,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同年11月,蒋介石又说:“第一个时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据此可知,当时
A.正面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B.国民政府已注意到民众作用
C.国民政府抗战态度转向消极D.国民党认识到抗战任务艰巨
2 . 1912年民国建立到1919年五四风,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近代沉沦到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命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速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陈代谢》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送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法律上实现“民国”取代“帝国”的措施“民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变化”,请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角度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 . “命令发下之后,不久……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这一惨象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纪念岳飞的诗句“二帝不返青城魂,诸君谁饮黄龙酒”中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靖康之变B.庆历新政C.宋辽和议D.宋与西夏和议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一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罗斯福)已使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和土耳其的凯末尔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材料二   1950年,美国学者施瓦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写道: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力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请回答: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2020-1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一首赞歌中写道:“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风雷滚滚来天半,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赞歌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C.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7 .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这样一块双面纪念碑,碑文的一面来歌颂菲律宾最早的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于1521年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另一面来纪念当时的入侵者——世界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这说明
A.历史是非清晰可辨B.角度不同结论迥异
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D.观念冲突可以弥合
2021-05-20更新 | 93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2020年9月,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开放,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随即“命令美国的空海部队给子朝鲜政府部队以掩护及支持”,并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中国台湾海峡。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附近。10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交战双方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美国试图继续向朝鲜增兵,但已力不从心。杜鲁门回忆说“我从来没有使自己忘记,美国的主要敌人正端坐在克里姆林宫里。”1951年6月,美军建议停战和谈。谈判开始时,美方盛气凌人,在连续发动的军事进攻遭到强力回击之后,美方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1953年7月,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摘编自高嵩峰、王小雪《抗美援朝战争始末及历史评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签署停战协定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朝鲜半岛停战的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晔论曰:“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选举考一)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世风颓废。……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


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时期两宋明清
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材料五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六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二分别涉及什么古代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三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
(4)结合材料五和六,谈谈你对科举制和高考制度的相同点看法
2020-1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8年,为纪念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牺牲的人,苏美两国联合制作了大型纪录片《人所不知的战争》,主要采用了大量苏联战时的影像资料,光是所使用的资料胶带长度就超过了1000公里,摄制组采访了许多战争的亲历者,包括崔可夫元帅,时任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和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等。该纪录片拍摄成功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因内容与价值理念为多方认同
C.因为美国人投资苏联人执导D.反映出美苏冷战格局走向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