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典时代,欧亚大陆上各个帝国的活动区域几乎完全局限于其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以至于在世界地图上看起来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然而,公元1世纪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的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这一文明地带
A.主要通过武力征服建立B.促使冶铁技术传入中国
C.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D.促进了四大发明的西传
2022-03-17更新 | 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B.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秦国军事力量强大,进行兼并战争D.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2022-03-1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摒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统一了各国的治理模式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保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2022-03-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博德说:“在美国,只是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下列各项中与材料含义相吻合的是
A.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美国的奴隶制存废问题B.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得到全面解决
C.南北战争后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D.南北战争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得以确立
5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③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④达·伽马率船队到达印度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唐初三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唐高宗以后三品、四品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中枢政要,有时宰相达20多人。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待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陆杰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摘自罗志田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
2022-03-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022-03-16更新 | 175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每一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日本人就会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该观念反映了
A.日本彻底抛弃自身文明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日本吸收借鉴中国文明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9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届辽宁锦州高三质量检测02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南北朝时期,时人对三教关系多有论述,如梁人王规在《诫子书》中说,自己“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北周道安也在《二教论》中指出:“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涂迹诚异,理会则同”。这种现象
A.打破了传统伦理的束缚B.说明儒学发展面临困境
C.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D.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2022-03-13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