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徭役在中国古代变化比较大,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隋唐可以纳庸代役,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这一趋势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B.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
C.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D.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
2 .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武则天7311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347
唐肃宗164
五代4624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63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宋选官制度作用。
2022-07-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
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021-05-19更新 | 191次组卷 | 49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
A.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D.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1世纪以来,欧洲的城市纷纷设立市政会,制定了城市法、市场法。后来城市商人还主导组织了许多城市联盟,如汉萨同盟等。这些城市同盟在不同程度上享有征税、铸币、设立度量衡、招募军队、缔结同盟和发动战争的权力。这反映出(       
A.欧洲城市自治渐成趋势B.商业发展导致王权削弱
C.欧洲国家主权意识增强D.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文人雅客们对“润笔(费)”十分看重,有文人曾放言:“平生未尝白作文字,最败兴。你可暂将银一锭四五两置吾前,发兴后待作完,仍还汝可也。”这表明当时(     
A.江南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B.文化世俗化趋势愈发明显
C.市民文化开始进入繁荣期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
2023-08-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是南下移民的交汇地,那里的人来自中原各地,言语腔调各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留驻下来的移民和本地人交融,并产生了大家都能接受和听得懂的地方语言。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交融
C.民族矛盾逐渐得以缓和D.社会动荡引发民族迁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书院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数量大增、规模扩大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备及教育传导、藏书、刻书、祭祀学派祖师、经营田产等成为书院的主要事业,表明书院已经成为一个功能完全并且可以独立运作的文化组织;内部的职事设置日趋合理,基本形成研究教学、行政管理、财务后勤、学生自治等相互联系的几大条块,说明书院的组织管理已臻完善;各书院开始制订并执行学规、规程、揭示等不同名目的规章制度以规范自身行为,宣示自己追求的目标与学术文化主张。这种自觉的举措,是书院制度走向成熟并最终确立的标志。

——摘编自邓涛《宋代书院的发展及其与官学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私塾和书院,都是士大夫准备科举的场所,在洋务运动兴起以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近代新式学校。旧的学堂不能适应洋务事业的需要。创办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西艺”为主。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所,他们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逐渐开办,大致上可以分为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摘编自努尔古丽·麦麦提《浅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书院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南宋书院与洋务派新式学堂的不同。
9 . 外来农作物传入古代中国有三次高潮,其中前两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多带“胡”字,如“胡麻”“胡萝卜”,第三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番”字,如“番茄”“番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物种交流对象的变化B.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C.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行省辖区辽阔,权力颇重。行省高级官员多是蒙古、色目与汉人交参任用,并使用圆署会议制,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位官员共同商议,“事从公议”。行省的军权由丞相、平章掌握,而财权则另有专官。专官各司其职,甚至“出入不复关闻”长官。行省治下的路、府、州、县官员的任用、迁调、考课由吏部和枢密院负责。元代又置江南、陕西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廉访使,对行省官员有弹劾、按问之权。在行省区划上,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使各行省无险可守且北向门户洞开。时人曾评论说:“方伯(行省)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摘编自朱寒冬《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特点发微——读〈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时期,为协调地方事务,开始派遣都察院的都御史、御史担任巡抚。巡抚可以监察地方,同时也处理朝廷指派的其他事务;事毕还朝。明朝中后期,巡抚已经“总领一方,凌驾三司”,职权扩大到军政、民政各项事务。同时,巡抚又“带风宪之衔,不独地方利弊可言,即朝廷大政无不可入告”。朝廷也逐渐允许巡抚开府建衙,携带家眷常驻地方。此后,巡抚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地方官员的利益,对地方的监察职能逐渐减弱。到了清代,督抚制度完全固定下来。

——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不敢专决大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督抚制度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督抚制与元代行省制的相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