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6次组卷 | 89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列那狐故事诗是12—14世纪法国最出色的文学成就之一。故事诗以“禽兽”喻人,其中狮子象征国王、笨拙凶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笨驴象征教士、灵巧狡猾的列那狐象征市民,当列那狐和其他动物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列那狐。这一文学作品(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崛起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政治体制
C.加速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抑制了贵族的专横和教会的贪婪
3 . 《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释疑》解读:“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风乖俗异,则札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故三体相扶,而用有先后也。”。由此可知,孔子思想(     
A.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B.以继承传统为目标
C.有助于恢复西周制度D.兼具文化和政治功能
2023-12-03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映出魏源(       
A.肯定儒道思想的历史价值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D.根植传统探求当下的经世之道
2023-07-16更新 | 564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并吞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多地以设郡。要人民不能反抗,第一步办法,自然是解除其武装。于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最根本的,莫过于统一人民的心思了,《管子·法禁》中早有焚书的主张,秦始皇及李斯把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戍守;人民也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穷极奢侈;还要到处去巡游。统一虽然是势所必至,然而人的见解,总是落后的,在当时的人,怕认为不合理之举,甚至认为是反常之态。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政治五千年》

材料二   元朝实现较高水平的全国统一,并明确边疆地区与邻邦较清楚地分开。元在京师周围地区设“腹里”直隶于中书省外,以元军分别占领和控制的若干军事镇戍区为基础,分别设立江浙、云南、湖广等十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并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在行省之下,边疆地区设立土官制度。明朝在边疆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并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前期在消除割据、加强国家统一与边疆开发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解决有效统治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元明清三朝统治650余年,是中国历史版图正式形成、边疆地区经济文化较快发展、边疆社会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清为巩固统一所采取措施的特点并简析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共同影响。
2023-10-23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见如图)。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使用(     
A.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B.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C.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D.实现了手工业动力的变革
7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李斯建议,下令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官掌管的《诗》《书》等少数著作外,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又因儒生反对秦始皇推行的“分封制”并在多种场合私议朝政,以至秦始皇认为“诸生在咸阳者……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坑杀460余名儒生方士,这就是“焚书坑儒”。此举意在(     
A.强化对国家整体框架的掌控力度B.统一文化的现实需要
C.结束百家争鸣的文化自由潮流D.旨在传承优秀文化
8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表中诗人诗句反映了唐宋时期民族关系(     
时期诗句出处
①“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②“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③“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④“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万国欢声。”曹组《声声慢》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9 . 白居易《赠友》诗:“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卖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该诗反映出当时(     
A.土地兼并不断加剧B.钱荒导致物价上涨
C.赋税货币化的弊端D.政府官员巧取豪夺
2023-05-25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从商鞅以来,在法家“明法”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秦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严厉惩罚政治犯罪。凡是反对君主“为乱”“为逆”的行为,最少是死刑,多是“灭其宗”“夷三族”。甚至宣读诏令时不起立致敬,也属犯罪。二是保护公私财产的合法所有,惩治盗窃行为。如私自侵犯别人田界,“赎耐”;“盗采人桑叶”,罚30天徭役;五人以上集体偷盗抢劫,处以“斩左趾”刑。三是对于一般的斗殴伤害、奸淫伤害也给以惩治。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两汉时期,多次颁布贵族官员有罪“先请”(即先请示皇帝裁断)的诏令。两汉时期,“上请”制度下,公侯及其子嗣和官吏三百石以上者在法律上皆享有罪“先请”的特权。凡经上请,一般都可减刑或免刑。依《汉律》“杀父母以大逆论”,此罪本人处腰斩,妻与子弃市。审理具体案件时,除了使用法律、法令外,还要能够找出儒家具体论述,即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经义作为分析案情、定罪量刑的依据。晋代纳礼入法,南北朝时礼法进一步结合,到隋唐,礼法综合为治。

——摘编自吴秋红《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律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律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法制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023-1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