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众说汉武帝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漏积于外,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淮书》

(1)材料一描述的景象史称什么?是怎样出现的?

材料二: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改正朔,定历数,作诗乐,建封禅,绍周后,号令文章,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2)材料二和材料三,记述汉武帝哪些方面的事迹?

材料四: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信惑神怪,巡游无度,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资治通鉴》

(3)材料四从哪些方面批评了汉武帝?

材料五:(汉武帝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乃者贰师败,悲痛常在朕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

——《汉书西域传》

(4)作为史料,材料五能对上述哪则史料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说明理由。
(5)基于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对汉武帝评价的争议?
2023-09-16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古时代

某学习小组选择以“中古时代”为主题,展开自己的课题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的课题内容。


(1)请将以下关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进程的表格填写完整。
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简表

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
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后期____________加强城市复兴→城市自治
关于中古时期的亚洲,同学们就以下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请帮助他们做出决定。
(2)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传入欧洲的是(       
A.希腊人B.罗马人C.阿拉伯人D.奥斯曼人

(3)历史上最后一个控制丝绸之路西段要冲(包括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麦加和开罗),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帝国是(       
A.法兰克王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4)以下表述中,属于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识是(       
A.巴格达曾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
B.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开始进行改革
C.1453年,奥期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
D.笈多帝国保留藩王体制,政令不统一

(5)日本开始模仿隋唐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       
A.幕府建立B.大化改新C.入侵朝鲜D.明治维新

材料一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嗐哩嘛哈《答大明高皇帝问日本风俗诗》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6)材料一中的“中原国”当指唐朝。
(7)材料一涉及“唐、汉”,说明作者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
(8)作者称“桃李一般春”说明作者内心认为本民族文化更加优秀。
2023-12-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知人善任用贤臣,休养生息稳庶民。三镜得失常对照,水舟载覆总铭心。”该诗称颂了(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宋。”毛泽东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11-1912年B.1924.1927年C.1934-1936年D.1937-1945年
2022-03-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唐诗宋词中的历史“词言情,诗言志”…唐诗家词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怀也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材料一 《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材料二 《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朝代】南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两歇。抬望眼、仰天长嘯,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两段诗词中的“胡”各指什么少数民族?
(2)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民族政策不尽相同,衍生出了一系列典型事件,请完成下列表格中左右两列信息的匹配。
2021-01-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遵义会议B.中共诞生C.五四运动D.挺进中原
2020-07-02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历史试题
7 .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11-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8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诗中的这几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B.抗日战争的胜利C.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D.开国大典
9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淞沪会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
10 . 近代诗人丘逢甲曾写下《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应作于哪一年?
A.1894年B.1895年
C.1896年D.1897年
2019-1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