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某学校历史社团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主题,从世界文化遗产入手组织探究活动。

步骤一:古代文明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成员搜集了6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遗迹图片。

1.根据表格和地图,完善古代文明遗迹信息,准确匹配“古代文明遗迹”与其“地理位置”。(填写字母)
古代文明遗迹名称地理位置研究意义
①亚述古城
亚述的首都
②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③桑奇大塔
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
④羽蛇神金字塔
玛雅文明祭祀神灵的神庙
⑤莫高窟
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
⑥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2.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早期佛教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以下何种制度的不满?(单选)(     
A.城邦制度B.君主专制C.种姓制度D.封建制度
3.某古代学者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学者所代表的古代文化是哪一地区文化的源头之一?(单选)(     
A.中华文化B.非洲文化C.美洲文化D.欧洲文化
4.以上6处古代文明遗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双选)(     
A.区域文化的特殊性B.中外文化的互补性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古代文化的宗教性

步骤二:文化遗产折射人类文明曾经的辉煌,但有些遗产因各种原因日益遭到损坏。社团成员就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探究。

5.摩苏尔(今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毗邻古代亚述中心尼尼微遗址,该区域曾是古代两河流域重要文化中心之一。但从古至今频繁的战乱使城市变成废墟,文物遗迹化为瓦砾。2018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发起了“重振摩苏尔精神”的旗舰倡议,旨在重建遗产。由此可见(单选)(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已经完全消亡
B.战争是损毁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C.国际组织试图重新评估该遗存的价值
D.《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该遗存的属性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有哪些?
2023-12-1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关于谥号的主题学习。

在历史学习中,小明对中国古代君主谥号的含义及其演变产生了探究兴趣。他首先读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帝王谥号产生于西周而流行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后,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而予以废止,西汉王朝建立后又重新予以恢复。”

——赵志伟:《谈谈皇帝的各种“号”》

1.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小明可能会如何理解谥号产生于西周、废除于秦朝的原因?

接着,小明又通过资料查阅,了解了谥号的含义:谥号是君主死后,根据其生平和地位,为其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谥号分为美(褒)谥、平(怜)谥、恶(贬)谥三类。为此,小明搜集了一些君主的谥号,并与其生平一一对应。

材料二

君主生平谥号
①____朝,孝武皇帝—刘彻雄才大略,积极有为;好功生事,穷兵黩武武(美谥,威强叡德曰“武”)
②____朝,玄宗—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由治而乱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美谥)
③____朝,嘉靖—朱厚熜荒废朝政,迷恋求仙,禁行海外贸易,内阁首辅更迭频繁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美谥)
④____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开拓版图,奠基中华疆域;乾纲独断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美谥)

2.请帮助小明依据材料二中君主的生平和谥号填写相应的朝代。

小明整理表格时发现,自唐以后的文献多以庙号、年号而非谥号代称皇帝。

3.请尝试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表格所列君主谥号与小明所了解的谥号的依凭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小明为深入研究谥号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作用,又收集了相关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三   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但)选用的谥号……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完全虚伪的。

——柳士镇:《谥号、庙号、尊号与年号》(《七彩语文》2018年03期)

材料四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虽事乖正直,而理合名教,讳之可也。”

——据王杰:《汉代谥法研究》改写

4.综合以上材料,如何认识柳士镇与刘知几观点的不同?
2023-12-13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时代与思想。

古往今来,在不同的时代诞生了不同的思想,时代与思想的关系引人深思。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填写历史名词。
时代思想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人们对和婆罗门教的不满,产生了佛教思想。
面对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产生了②思想。
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应运而生。
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是因为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于是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答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
(2)将下列“思想”与其影响的“历史事件”相对应(填写字母)。

(3)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例,根据上述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思想与时代的关系。
2023-12-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英国经济政策变革。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交替,构成经济政策变化的“钟摆运动”,反映出国家与市场的变化关系,体现权力与资本的关系。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谷物法是典型的重商主义政策,其主旨是限制甚至禁止谷物进口,抬高粮价,有利于土地利益集团而不利于工厂主、工人和百姓,经常导致食品暴动,成为社会动荡之源和执政难题。工业资产阶级掀起反谷物法运动。

——吴必康:《稳定与变革: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英国的贸易发达程度、其制造业的多样化以及其独创性均超过了其他国家,英国的伟大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与外国人自由贸易只是我们祖先曾要求的自由买卖……我们现在必须把这些不朽的原则(自由贸易)应用于谷物法……谷物法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还破坏了(并正在破坏着)对外贸易的很大一部分……它是对自由——这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的直接侵犯。

——罗伯特·皮尔在下议院就谷物法而做的演讲(1843年)

材料三   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

——位英国记者发表的《德国制造》文章(1896年)

材料四   1929年美国股市爆跌,导致西方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体系全面混乱。经济灾难和失业贫困笼罩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束手无策。1932年麦克唐纳政府宣布放弃自由贸易,实行进口税,建立帝国特惠制,保护市场。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

——吴必康:《稳定与变革: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若要按照表格梳理英国历史上曾出现的经济政策,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阶段历史时期经济政策
工场手工业时期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上半叶
A.国家干预经济   B.自由主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英国人对自由贸易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19世纪,有英国经济学家曾认为:自由主义不仅包括贸易自由,还有政治自由等。
(3)结合所学,以史实来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自由主义思潮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概括该“自由主义”的实质。
2023-06-27更新 | 65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多元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上海博物馆制定了“大博物馆计划”,陆续推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和“对话世界”文物艺术两大系列为主的展览。上海某中学的小杨同学参观了多次主题展览,准备将其见闻心得分享给班级同学。以下是小杨同学分享的课件内容。

环节一:展览撷英。

(1)在课件中,小杨未将文物按时序排列,若要将四件文物按夏商周的时序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单选)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2)小杨发现,与中国类似,世界各地或迟或早都选择了以石头作为自己文字符号的载体之一。请将小杨同学选取的文字石刻与文明区匹配。(填写字母)
   


环节二:观点分享。小杨认为:古代文明是多元的,但却从来不是孤立的。区域性帝国的崛起推动了多元文明间的交流交往。为此,小杨同学进行了表格梳理。

(3)请将下列帝国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E.奥斯曼帝国   F.阿拉伯帝国   
名称制度疆域
①: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大权集于一身。兴起于巴尔干半岛北部,东征灭亡了波斯,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②:皇帝(元首)掌控国家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原本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凭借公民组成的强大军队四处征服,把整个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
③: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④:皇帝是帝国的象征。查士丁尼在位时期,根据历代皇帝颁布的法令,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6世纪一度扩张,先后占领西亚、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帝国首都位于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
⑤: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7世纪开始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中国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帝国传入欧洲。
⑥: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先后征服巴尔干半岛、东南欧、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
共性⑦:⑧:
(4)在如表最后一行⑦、⑧两处,小杨试图分别概括古代帝国的制度和疆域的共性特征,请帮助他完成。
2023-06-27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上海·模拟预测
6 .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阅读下表,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传播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武器   
D.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
E.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战后亚非拉涌现出大批新兴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以下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之匹配的选项有(双选)
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

——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

A.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22-08-08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