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派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设置敦煌郡,并在郡城西面设置玉门关和阳关,扼守河西的大门。魏晋时期,中原战乱,不少大族和士人迁居河西地区,带来先进农耕工具和技术,推动敦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公元366年,僧人乐尊在敦煌城东南鸣沙山崖壁上开凿了莫高窟第一所佛窟。公元399年,东晋僧人法显等经敦煌西行取经,莫高窟作为西行者祈求道途平安的处所香火不断,日渐兴盛。隋唐时期的敦煌,呈现出国际大都市的风貌,汇聚不同的宗教、文化、艺术,招徕不同血统的民众在此定居。在统治阶级崇佛浪潮推动下掀起兴建石窟的高潮,一些大家族也争先开凿“家窟”。到武则天时期,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所窟龛,汇集了众多精美壁画、造像,成为佛教艺术的宝库。

——摘编整理自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

材料二   19世纪末,一大批西方探险家来到中国。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莫高窟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二十四箱、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这些藏品现分藏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等机构,藏品由各科专家编目、研究,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撰写五卷的考古报告《西域考古记》,还编著有《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古代佛教绘画》一书。由于他在探险中有着惊人的发现,并获取大量的珍贵资料,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勋号。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白银五百两,获取写本、印本、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首次系统拍摄莫高窟照片数百张。由于伯希和通晓汉文,他获取了藏经洞中学术价值最高的经卷写本和绢本、纸本绘画,目前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摘编整理自《敦煌藏经洞·传奇继续》

材料三   国际博物馆界公认必须严厉阻止非法贩卖考古文物、艺术品及民族工艺品,但是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感受及不同的价值来看待那些在早期获得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特点的作品。长期以来,无论是通过购买还是通过捐赠等形式获得的文物已经成为保存它们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已延伸成为它们所在国家的遗产的一部分……呼吁归还多年来一直由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已经成为博物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需针对个案具体分析,但我们应该承认,博物馆不只为某一个国家的公民服务,还为每一个国家的公民服务。

——欧美18家博物馆联合签署《关于普世性博物馆的价值及重要性的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敦煌莫高窟成为文化艺术宝库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斯坦因等西方探险家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宣言的看法。
2024-03-24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虢国墓地多选在依山傍水的高平之地,背山而河,远山遥树,视野开阔。墓地多实行族葬制(聚族而葬的埋葬制度)。墓区坐落有致,界限分明,一条界沟将国君与其他贵族、平民分开。墓室大致分为六等,第一等均为国君墓,墓穴深度在11米以上,出土精美文物在3000件以上,有青铜礼乐器、鼎、兵器、玉面罩、玉配件等;第二等均为太子墓,墓穴深10米以上,出土文物近千件,其中列鼎7件,无配鼎,有青铜礼乐器。 ……第六等墓穴埋藏浅,陪葬品很少,无青铜铜器。虢国墓地的发现,为周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

——摘编自齐斌《从虢国墓地谈西周时期丧葬特点与社会关系》

材料二 汉武帝之孙刘贺墓中出土各类文物达一万余件,真实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豪奢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出土黄金数量突破400件,总重量在115公斤以上。其中四件金饼上题记:“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酎金:汉代诸侯献给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贡金)一斤”。出土的五铢钱总数约200万枚。在东藏椁内,出土了铜籍田鼎和铜籍田灯各一件(籍田: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意在“祈年”和“劝农)。在出土竹简中,发现了《论语》《易经》《礼记》等多种儒家经典。另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孔子像。

——摘编自信立祥《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的价值及意义略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虢国墓葬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刘贺墓反映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墓葬考古的价值。
2023-03-20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随葬品,其中诸如木质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风、成套武备、笔墨纸等文房用品以及种类丰富的丝织品等,皆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的首次或罕见的发现。该墓葬群的发现、揭示了唐朝
A.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为繁盛B.中华民族共同体开始形成
C.中央直接管辖西域边疆地区D.吐谷浑融入中华文明体系
4 .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在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了如图的金面具,这是该遗址首次出土完整金面具。三星堆遗址代表了与夏商王朝同一时期的古蜀文明。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又有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对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古蜀文明领先中原B.夏商直接管理古蜀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古蜀黄金冶炼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6年,商代青铜鼎出土,《申报》《中央日报》就铭文解释持不同观点,拉开了该鼎称名的“司”“后”之辩。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直至2011年, “司母戊”之名沿用了60余年,具有了相当的社会认知度。2011年改称“后母戊鼎”,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据此推知(     
A.历史解释要突出时代性B.学术争鸣有助于认识历史真相
C.学术观点需要不断更新D.文物史料必须与文字史料互证
6 . 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包括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大量金银,包金、鎏金车马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等。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架)为帝,三堵(架)为王”,下列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  )
A.文物发掘的地点南昌B.竹简、木牍
C.两架编钟,一架编磬D.金银器、乐器和漆器
2023-01-26更新 | 19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A.“满天星斗”的起源B.国家的初始形态
C.“宅兹中国”的涵义D.成熟文字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世纪的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坚信荷马史诗并非虚构,一心向往特洛伊城。1870年后,他开始自费进行考古发掘。对照《伊利亚特》故事里的描写,他把希腊军队的行军路线标注在地图上,最终认定小亚细亚半岛东岸的西萨立克就是特洛伊城址。经过发掘,他终于发现了与荷马史诗描写基本一致的城垣街道遗址。特洛伊城被成功找到。之后,谢里曼又在希腊发掘出迈锡尼城。谢里曼靠着相信荷马而证明了荷马,这是考古学史上的一次奇迹。这说明(     
A.历史研究者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激发研究动机,其推测定得以证实
B.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是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身感知能力是无限的
C.历史研究中可以借助史诗、文物、遗址等历史遗存客体完全再现历史原型客体
D.史诗蕴含许多真实的历史内容,它不单单是“文学”,也可能是一种“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22年6月,研究人员对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中的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前1012年,3号坑、4号坑、7号坑和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从而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这说明(       

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变化B.考古发现弥补了文献的缺失
C.考古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D.科技进步影响史学研究水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三星堆出土文物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土文物
二号坑中出土的青铜立人像高达260.8厘米,可能象征集王权、神权于一体的首领人物。两个祭祀坑内还出土有一批发式、头型各异的青铜人头像和20件青铜面具。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阿卡德等文明,基于对于神权和王权的理解和表现,制作了大量石雕、青铜铸造的人像和神像,形成体系性的“偶像崇拜”现象。
一号祭祀坑出土了一件黄金箔包裹的木质杖体,残长约150厘米,杖体上端保存纹饰图案。古代西亚、埃及等文明中帝王使用权杖多在杖首或杖身顶头部有图案,描绘胜利者的功勋,或叙述某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祭祀琉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面具,在一些青铜头像的表面,还贴附有黄金箔制成的金面具。伊拉克出土的一尊古代“三头母山羊”青铜造像就是在青铜铸造的三头母山羊的头部表面,覆盖用黄金箔片制作的面罩。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东西方上古青铜文明的对话》


(1)根据材料,归纳三星堆青铜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的相似文化现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星堆出土文物反映出的古蜀社会特征,简析三星堆文明的历史价值。
2022-03-25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