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主导推行了社区更新计划,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救济贫困社区居民。1964年的“向贫困开战”行动以消除社区贫困为着力点,并结合《经济机会法案》来干预社区更新。美国政府从政策引导和社区赋权两个层面保持社会住房的数量,并增加不同居民群体间的社会经济互动。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住房和社区发展法》,提出向地方政府提供社区发展补助金,引导私人商业投资。在《社区再投资法案》的支持下,非营利性质的社区发展公司等第三方组织迅速崛起,开始承担运营社区项目的职能。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出台《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制定“希望六号”住房计划、划定授权区和企业社区等方式将商业税收激励、住房补助与社会服务拨款相结合,鼓励志愿者、NPO等专业力量进入社区,社区更新回到了社区导向的模式。

——摘编自李昊昱《英美社区更新的社会化转型趋势及其启示》

(1)据材料,简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社区更新的历程,归纳美国社区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社区更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4-05-2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2024-05-07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7千纪到前1千纪,东地中海贸易作为早期贸易活动的代表,以黑曜石、青金石和青铜的金石之路为典型,贸易形式基本上是原始的物物交换。金石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上层贵族的需求,具有零散分布、时断时续、区域贸易的特点,但是客观上通过若干贸易路线的互通与交集也沟通了爱琴文明、古埃及文明、叙利亚﹣巴勒斯坦文明、赫梯文明、两河文明和伊朗文明区域。

——摘编自刘昌玉《上古时期东地中海世界的商路分布与贸易活动》

材料二   公元1-2世纪,随着印度洋季风规律的发现、地中海世界造船技术在埃及红海沿岸的传播、埃及红海港口及尼罗河之间交通的改善以及东方商品消费市场的扩大,罗马、埃及与印度次大陆远洋海上贸易迅速发展……随着"罗马和平"的到来、消费量的增加、政治竞争的助推和奢靡之风的盛行,罗马人对东方产品的需求增加,经由埃及东方贸易在罗马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东方贸易比学者们普遍强调的规模更大、运作更加复杂。东方贸易在帝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编自陈思伟《埃及与印度次大陆的海上贸易及其在罗马帝国经济中的地位》

(1)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贸易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贸易活动对上古时期社会交流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罗马帝国“东方贸易”兴起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4-05-01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周鸿年是湖南长沙的中下层士绅,没有科举功名。他因受到郭嵩焘的影响,接触西方知识,认识到“欧西政教,远较中土为灵”,并开始阅读严复的译著。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兴自日本返国,联络湖南“会党异人”,并吸收周鸿年等人共组华兴会。辛亥八月下旬,周鸿年决定参与革命,“率会党人员及农民数千”起事,占领株洲,越醴陵、攻萍乡。这时由于革命军兴,致使省城长沙纷乱,大吏皆追。使维新分子深感不安。其后,浴议局议长谭延闿(立宪派)随后被推举为都督,起而维护治安。这主要是因为“湖南士人多惧革葬英雄”,在“士绅疑忌”下,不愿由具豪强背景之革命党条主导,才由谭延间出任都督。

——摘编自周德伟(周鸿年之子1892—1976)回忆录《我的一生与国民党的点滴》

材料二   19261942年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的文章节选

纪念文章内容摘要
192610月,张太雷(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今年纪念双十节之意义》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把中国建成一个类似近代西方的民主国家,它是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
194210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纪念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在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统治于中国的专制政治,而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它掘开了封建制度的根基,铲除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君权思想,唤醒了千百万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

——摘编靳燕凌《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辛亥革命时期湖南革命成功的因素;分析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纪念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革命的积极作用。
2024-04-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改进货物运输的方式。1956年,马尔康·麦克林提出了集装箱的概念,并发明了一个可以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随后在船运进行了多次试验。随着集装箱的出现,全球货运变得更加高效和经济。

196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标准集装箱尺寸,即20英尺和40英尺。这种标准化尺寸的集装箱可以在船运、火车运输和卡车运输模式中使用。20世纪70年代,集装箱的使用迅速扩展到全球。船运公司开始采用集装箱船,这些船可以快速、安全地运输数千个集装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装箱船的大小和容量也越来越大。21世纪,集装箱已成为全球贸易和货运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系统都为集装箱运输提供了便利的设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还应用于临时住房、办公室、展览和其他用途。

——摘编自《集装箱资讯》

(1)根据材料,概括集装箱的优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集装箱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集装箱运输。
2024-04-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官私藏书一直很发达,但其藏书种类少,重藏轻用,很少对外开放。早期留学生把自己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所得记录下来,回国后大力推动我国近代图书馆业的发展。下表是为我国图书馆近代化作出杰出贡献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蔡元培留学德国,后到欧美、日本研究考察。他十分重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出任北大校长后,特聘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并指明图书馆应注重“多购新书”,建设以“新”为特点的藏书体系。
沈祖荣是我国第一位赴美专攻图书馆学的学者。归国后,即携带图书、模型等到各地演讲图书馆之重要性,呼吁兴办图书馆,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洪范五回国后任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兼教授。是我国二十年代“新图书馆运动”的主要活动家之一,所著《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是我国第一本总结中国图书馆工作经验及教授心得的专著。
刘国钧其编拟的《中文图书编目条例》适用于当时中文图书的著录工作,对中文图书编目规则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并直接影响了以后几十年我国图书馆的编目工作。

——摘编自王卫国《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起步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留学生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业发展的历史贡献。
2024-03-3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2024-03-20更新 | 37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漕运总督陈夔龙奏请设立江北大学堂,首创本籍客籍分班教学的方法。河南、直隶等地客籍群体自发兴建旅学。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创立了最早专门招收客籍学生的官办学堂——山东客籍学堂。河南紧随其后,并进一步消融省界,设立了旅汴学堂。学部很快将之推广到全国。

招收客籍学生是清末新政时大多数学堂通行的做法,各省还是优先保证本省学子入学,而客籍学生入学往往被限制条件。在这一年(1904年)前后,限制客籍的做法愈演愈烈,演变为蔓延全国的学额争端。以客籍为主体的官僚阶层想到了一种另辟蹊径的办法,即绕开已有公立学堂,利用自筹经费和公款,创办专门招录客籍学生的客籍学堂。

随着全国新式学堂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可以给予的官职数量,学堂选官制度难以维持,清王朝谋划采取新的文官制度取而代之。本省外省的籍贯身份不再显得重要,学额争端渐趋缓和,一部分客籍学堂开始转型为普通高中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旧官宦群体纷纷携眷返乡,各地的大多数客籍学堂也随之解体。

——摘编自王超《从畛域之分到消融省界:清末新政中的客籍学堂》

(1)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末客籍学堂创立与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客籍学堂发展演变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客籍学堂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毋庸置疑,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需要人才,而同时这一大背景又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人才所处的环境也对当时人才作用的发挥、工业技术的革新等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18世纪下半年的英国社会的每个角落都面临巨大变化,技术发明层出不穷,新兴行业与日俱增。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经济、技术、医药、建筑、航海、艺术家等各类人才,这对世俗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阶层送自己的子女上学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农奴阶层随着自由身份的实现和经济能力的加强,他们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英国社会在呈现出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渐趋改善的一面的同时,也始终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突出即是其中之一。为了缓解当时的劳资关系,英国政府在17001760年间,颁布了多个劳工法令,使劳工在雇主拖欠、克扣工资时提起申诉有了法律保障。

——摘编自张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才环境探究》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界人士、经济学家带动科技人才观发生两重变革:一是将科技人才提升至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间竞争的决定因素;二是赋予其等同于商品和资产的属性,直接影响了美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标准。美国政府和企业密切配合,将移民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利用大规模的商业宣传、海外招聘以及“凭才能换公民身份”策略,建立起对全球人才优先挑选配置的特权。英国、加拿大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效仿美国的改革,到20世纪60年代末多方多维参与的、常态化的国际人才竞争格局基本形成,重塑了国际移民的流动方向和特征。

——摘编自任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国际科技人才的争夺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人才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争夺国际科技人才的原因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