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审美观念趋向统一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2021-09-1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下表可知(     
评选活动2021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2022年世界诺贝尔奖
入选者(或项目)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斯万特·帕博(瑞典人)
理由发掘出金面具、鸟形金箔饰、象牙等重要文物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的发现
研究方法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不间断高清数字记录系统等基因检测等现代遗传学方法研究考古发掘的“尼安德特人”的DNA
研究推测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尼安德特人同样起源于非洲,与现代智人在55万-69万年前有共同祖先

A.科学研究必须以考古发掘为基础B.探究人类起源是各学科研究共同责任
C.研究推测具有主观性可信度较低D.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史学研究视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反山发掘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种类多样、雕琢精美的玉器3000余件,有代表神权的琮,有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钺,有体现财富的璧,还有装佩挂缀在衣物冠帽上的各种玉饰件。该考古发现说明了(     
A.历史研究依赖考古技术的发展B.玉器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神坛
C.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凌驾平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阳澄湖畔的草鞋山遗址是距今约6000年的历史文化遗存,1972年以来的墓葬考古发掘了大量随葬品,主要有陶制的鼎、罐、壶、豆等器,另有杯、钵、盆、盘等器类,M198墓还出土了外方内圆、刻有兽面纹饰的大型玉器——“中华第一玉琮”(如图)。上述现象可以综合研判当时(     
A.手工生产超过北方B.已经出现社会分化
C.早期国家雏形出现D.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20世纪50年代,江苏丹徒县出土了一批西周铜器,其中的宜侯矢墓铭文记载了虞侯被改封到宜地之事。有学者认为周初淮河流域为徐戎、淮夷等族所阻隔,周人势力远未达到长江下游,丹徒一带不可能有周贵族在封。该论点被20世纪70—80年代出土于陕西陇县、宝鸡一带的国遗址及其器物所证实。据此有人进一步认为,太伯所奔之吴是矢国,也就是虞国。由此可得出(  )
A.历史认识与考古发现互相促进B.历史研究无法取得一致的认识
C.历史认识随时代进步趋于真实D.考古发现决定着历史研究水平
2023-01-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中学、昆山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5年,在两河流域的玛里王国遗址出土了约两万件楔形文泥版,学者从中发现,当时玛里王国实行由资深者组成的议事会决定重大事务的集体决策机制,这一机制与一千多年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十分类似。可见
A.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源头在玛里王国
B.古代欧洲文明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C.考古发现拓展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D.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注:浙江良渚古城约公元前2600-前23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A.王权贵族宫殿区(矩形内);B.内城(一圈黑色阴影部分为城墙,石基土墙,宽20-150米,高约4米,缺口处为城门);C.外城;D.贵族墓葬区;E.手工业作坊区;F.农业及平民居住区;G.湖泊沼泽河坝区,有港口码头等。(图中文字为现代地名,可忽略)图2注:西亚乌尔古城约公元前2100 -前19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88万平方米,有城墙;幼发拉底河主河道沿城西流过)。A.北部港口;B.西部港口;C.圣界(呈规整的矩形布局,建有祭神的塔庙,基座长64米宽46米,有300余级台阶);D.平民居住区(内有面包作坊等,两个“X”之间据推测为一段笔直的通向圣界的大街)

—据刘斌.王宁远《2006-2013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的主要收获》等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概括良渚和乌尔两古城的主要相同点。
(2)从你提取到的两古城相同点中自选2点,分别予以历史阐释(只选择不阐释不得分)。
2024-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