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赛曲》翻译改动的部分情况

“麦须尔诗”(1873年王韬译)用中国古典七言诗的格律来翻译,认为诗的主旨是反对国王的残酷统治,梁启超在1902年《新民丛报》中高度肯定该译稿。
“法(佛)兰西革命歌”(1904年侠民译)用文言文翻译,被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中国革命记》等转载,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
“马赛曲”(1920年马骥良译)用白话文翻译,对“citoyen”的翻译,从“体团”变为“国民”,此后白话文翻译的《马赛曲》版本不断出现。

材料二   抗战时期,《马赛曲》成为救亡图存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战歌》、《新马赛曲》等改编作品应时而生,歌词呈现出日益严峻的国难危机,“呼吁中国同胞:‘不分恩怨,不分你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作一全民族革命战争’。”《马赛曲》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也有启发作用,《马赛曲》中“用肮脏的血液,灌溉我们的田野”与《义勇军进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义近似,《马赛曲》中多次出现的“前进”在《义勇军进行曲》中被不断强调。

——摘编自宋逸炜《〈马赛曲〉在近代中国的多重变奏》

(1)据材料一、概括《马赛曲》翻译改动变化的表现,并说明变化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马赛曲》翻译改动的积极影响。
2 .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简子问太史蔡墨:为什么季氏赶走鲁昭公而百姓还能顺服他呢?墨回答:“天生季氏,以贰(辅佐)鲁侯,为日久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蔡墨的回答 (     
A.表明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B.折射出传统秩序被破坏的状况
C.反映奴隶主贵族丧失世袭特权D.说明民本思想被各统治者认可
2022-12-28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载:鲁襄公十四年,姜戎首领驹支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申叔时要求对贵族子弟教之以春秋,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乐。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度走向衰落B.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
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D.贵族垄断教育局面被打破
4 . 明代吴中才子祝允明曰:“言学则指程朱为道统,语诗则奉杜甫为宗师,谈书则曰苏、黄,凡厥数端,有如天定神授,毕生毕世不可转移,宛如在胎而生知,可胜笑哉,可胜叹哉!”由此可知,祝允明
A.崇尚唐宋文化B.讲求门派传承C.主张个性解放D.否定伦理道德
2022-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梁启超曾有诗描述某一历史时刻的情景:“其时马江已失利,黑云漠漠愁孤城。忍饥犯瘴五千士,尽与将军同生死。”诗中将军是(     
A.林则徐B.刘铭传C.邓世昌D.刘永福
2022-11-03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
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
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
2022-05-27更新 | 95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市学则优教育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代世界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以下选项中起源于西亚,逐步向希腊、欧洲传播的有
A①大麦②水稻—③骆马④造船技术⑤莎草纸⑥“零”
B①小麦②大麦③山羊④农耕技术⑤神话⑥字母文字
C①小麦②南瓜③山羊④“浮动园地”⑤儒略历⑥巴利文
D①大麦②豆类③牛④冶铁技术⑤悬诗⑥字母文字
A.AB.BC.CD.D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初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
1637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直接进口武夷茶
17世纪中期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为此写诗献给查理二世,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
1660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
1799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
19世纪初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
1820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
1834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
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叫做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唐朝部分著名诗人的诗作摘抄。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诗作来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人京》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人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杜甫《后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A.诗人在性格上狂放不羁B.诗歌以蔑视权贵为主要内容
C.诗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D.社会风貌呈现开拓进取精神
2022-03-15更新 | 37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27更新 | 4127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陆家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