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周鸿年是湖南长沙的中下层士绅,没有科举功名。他因受到郭嵩焘的影响,接触西方知识,认识到“欧西政教,远较中土为灵”,并开始阅读严复的译著。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兴自日本返国,联络湖南“会党异人”,并吸收周鸿年等人共组华兴会。辛亥八月下旬,周鸿年决定参与革命,“率会党人员及农民数千”起事,占领株洲,越醴陵、攻萍乡。这时由于革命军兴,致使省城长沙纷乱,大吏皆追。使维新分子深感不安。其后,浴议局议长谭延闿(立宪派)随后被推举为都督,起而维护治安。这主要是因为“湖南士人多惧革葬英雄”,在“士绅疑忌”下,不愿由具豪强背景之革命党条主导,才由谭延间出任都督。

——摘编自周德伟(周鸿年之子1892—1976)回忆录《我的一生与国民党的点滴》

材料二   19261942年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的文章节选

纪念文章内容摘要
192610月,张太雷(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今年纪念双十节之意义》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把中国建成一个类似近代西方的民主国家,它是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
194210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纪念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在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统治于中国的专制政治,而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它掘开了封建制度的根基,铲除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君权思想,唤醒了千百万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

——摘编靳燕凌《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辛亥革命时期湖南革命成功的因素;分析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纪念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革命的积极作用。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猛安谋克制度产生于女真族统一各部和伐辽的战争时期。猛安谋克平时耕种、捕鱼、射猎,战时壮者为兵。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猛安谋克担负着率兵打仗和掌管生产、征收赋税等职能。作为一种官职与爵衔,猛安与谋克均可世袭。迁入中原后,有的猛安谋克户相继成为游手好闲“惟酒是务”坐享其成的剥削者、封建地主。贫者出卖土地,折芦编席谋生。有的猛安谋克户不适应中原环境,为贼为盗。

——摘编自王景义《论金代猛安谋克制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以往研究猛安谋克制度主要运用文献史料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对全国范围内出土的大量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却缺乏足够的研究。金代猛安谋克印的印文,以及印背、印侧的字款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可以补充订正《金史·地理志》《金史·百官志》《金史·兵志》的不足和谬误,并证明汉字在金代广泛的使用程度。在当前已经发现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成果中,存在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存在抄袭、误记、以讹传讹的现象。即使在成果较为突出的辑录梳理研究中,也有较多纰漏,尚缺少对其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工作。

——摘编自王禹浪、寇博文《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述评》

(1)据材料一概括猛安谋克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金入主中原后产生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猛安谋克官印的史料价值。针对当前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的研究现状,请提几点合理建议。
2023-06-28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现藏于岳麓书院的岳麓秦简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其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此外,岳麓秦简律令还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在岳麓秦简新出现的秦律篇名中,10种见于睡虎地秦简,4种则未见。下列有关岳麓秦简的理解说法合理的是( )
A.远离政治核心区,史料价值有限B.大多为抄录,主观删减色彩浓厚
C.为二手史料,可多角度研究秦朝D.可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
4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8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一些文献史料中如《荀子》、《礼记》、《韩非子》,认为周公篡位称王,而且是专横篡位。《史记》中记载周公是践祚摄政。而两千年后出土的禽簋铭文记载:(成)王伐奄侯,周公谋(帮助谋划)。以上史料记载的差异说明(       

A.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记述B.史料运用需要甄别互证
C.客观真实历史不可企及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浩如烟海的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国已经失传的唐诗作品和唐代诗学理论资料,成为中国学者辑佚唐诗作品、研究唐诗的重要史料。这表明(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B.日本更重视文化的传承
C.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D.唐诗深受日本国民欢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出处

垂拱四年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载初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九月)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证圣元年春一月,上加尊号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万岁登封元年腊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

——《则天皇后本纪》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撰

垂拱四年乙亥,加尊号为圣母神皇……载初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长寿二年乙未,加号金轮圣神皇帝……万岁通天元年腊月甲戌,如神岳。甲申,封于神岳。改元曰万岁登封。

——《则天皇后中宗本纪》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太穆窦皇后、文德长孙皇后、徐贤妃、王皇后、则天武皇后、和思赵皇后、韦皇后、上官昭容……

材料二

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

——《新唐书·则天皇后中宗本纪》

(1)据材料一指出新旧唐书在叙事上有何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合理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旧唐书在叙事上的不同并简析其原因。
2024-02-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黄宗羲将“为故国存信史”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宗旨,相较于考订史实的传统,他更注重于“当身现代之史”与“文献人物之史”,乾隆年间有学者对其史著《明儒学案》作出评价:“论学最为详备,窥其意旨,取扶植名教砥砺风节者多。”由此可知,黄宗羲的史学研究(       

A.过度强调文献史料B.注重还原历史真实
C.服务现实政治需要D.践行经世致用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可以在诸侯国设置“监”,委派史官,还任命诸侯国的上卿负责统军治民,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国家政权趋向严密D.分封诸侯相互牵制
10 . 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整合农耕区和游牧区的统治模式,进行局部的二元制统治模式的探索,从而加强和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B.“自中书令、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皆命蕃汉人分为之”
C.“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
D.女真民迁内地“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以给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实”
2023-11-10更新 | 34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