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访谈录:以下内容节选自《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谷牧》

谷牧: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

采访者:史鉴 《百年潮》特派记者        被采访者:赵云栋从1973年开始就在谷牧领导下工作,1984年起,任国务院特区办司长、副主任。

史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谷牧奉命率团出访欧洲,据说,回国后的汇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起了重要的作用,您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

赵云栋:“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派谷牧带团赴西欧五国考察访问……回国后,谷牧写了《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送呈党中央、国务院。……7月上旬,国务院专门为此召开关于加速四化建设务虚会,会议开了20多天,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参会人员畅所欲言……会上提出的一些想法,后来集聚和反映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讨论和决议中去。此后,确定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史鉴:“据说创办经济特区的起始阶段困难很多,谷牧按照中央的指导做了很多工作,您作些介绍如何?”

赵云栋:“谷牧同志根据中央指示,曾多次去广东和福建做调研和推进工作,与两省的领导同志广泛座谈,并实地进行了考察……通过调查和座谈讨论,形成了扩大广东、福建两省管理经济权限的想法。……1979年谷牧组织着手起草法规性文件,经过13次易稿,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次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0年3月谷牧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工作会议,把划出来的四个区,按照邓小平的建议,改名为‘经济特区’一直沿用至今。”

……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02-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图像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

—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节选

   

图: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年画)1950年创作。1950年5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农机展览会; 1951年,国家开始推广新农具。

       


图:邓澍《和平签名》(年画)1950年创作。1950 年3月至11月,中国各界积极响应“斯德哥尔摩世界拥护和平大会”运动。

一选自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以上两幅美术作品中任选一幅进行探究。
(要求:对画作由浅入深进行描述、分析、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注重历史信息的运用,分析逻辑严密,表达条理清晰。)
2023-07-01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42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灌制了一套中国革命歌曲的唱片,片名叫《起来:新中国之歌》,收录了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在内的一组进步歌曲。宋庆龄欣然为唱片作序,出售唱片所得也汇到国内支援抗战。一时间,《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被译成多种语言,传遍全世界。以上史料最能反映出(     
A.爱国华侨的巨大贡献B.抗日战争的时代价值
C.东西文化的剧烈碰撞D.革命歌曲的发展历程
2023-06-24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0倍。而现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疑问,通过去掉远航成本和船员船只损失、史料查证并比较当时各地商品价格,认为实际利润可能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研究的变化表明
A.旧有历史研究成果失去价值B.达·伽马贪图名誉谎报利润
C.大众认知时常与事实相背离D.史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作为直接证据,以下材料可用于说明

如图是1912年8月31日英国《插图伦敦新闻》封面画,图注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原文如此)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博士和总统袁世凯”。莫理循是澳大利亚籍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当时被西方媒体誉为“舵手”“拯救中国的救星”。他后来回忆说:“许多图片新闻刊载有我的画像,最有趣的是伪造我站在袁世凯身旁并以一份文件请其过目的那张画像。这是总统和他的秘书蔡廷干的照片,不过蔡的头被我的头取而代之了。
A.西方各国对袁世凯政府的支持B.西方社会意图干涉和影响民国政府
C.伪造的照片史料没有史料价值D.民国政府沦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始皇生前只活了五十岁,但死后却被人评说了两千余年。阅读材料:

材料 传世文献中有关秦始皇的记载,散见于《过秦论》《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中。秦始皇大都以负面形象呈现,如威严、多疑、专制、希求长生、严刑峻法等,是一个典型的专制君主。北京大学收藏的出土汉简《赵正书》中的秦始皇形象与传世文献相比,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一方面,《赵正书》刻画的多疑、专制、被术士欺骗是秦始皇固有的标志性符号;另一方面,传世文献所言的秦始皇“威严”形象在《赵正书》中并未得到体现,其临死“流涕”之语,更似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感情流露。秦始皇对弱子的忧虑和关怀,也是他温情一面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史记》等的文献记载,但又有别于《史记》等的负面刻画。

——摘编自姚磊《北大藏汉简<赵正书>中的秦始皇形象》


(1)根据材料,概括传世文献中对秦始皇形象刻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严刑峻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赵正书》中的秦始皇与传世文献的描述不甚相同,说明《赵正书》对秦始皇研究的史料价值。
2022-03-2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7 . 如图为1983—1984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二年律令》为出土简文原有标题,单独写在一枚简上。由于这部分竹简简册同墓中的《历谱》共存一处,而《历谱》所记的最早年号为汉高祖五年、最后年代为吕后二年,因此学界认为《二年律令》的“二年”应为吕后二年,也就是说律令应是从汉高祖五年到吕后二年时施行的律令。这说明
A.《二年律令》的出土丰富了人们对汉律的认识
B.《二年律令》的出土说明汉代以法家思想治国
C.《二年律令》是文献史料比《厉谱》更有价值
D.历史文献必须与文物相印证才能揭示历史真相
2021-11-17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公元2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利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     

A.体现了佛教艺术西传的影响B.反映了种姓制度浸染佛教艺术
C.凸显了印度文明世俗化倾向D.提供了东西方交流的一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6年,商代青铜鼎出土,《申报》《中央日报》就铭文解释持不同观点,拉开了该鼎称名的“司”“后”之辩。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直至2011年, “司母戊”之名沿用了60余年,具有了相当的社会认知度。2011年改称“后母戊鼎”,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据此推知(     
A.历史解释要突出时代性B.学术争鸣有助于认识历史真相
C.学术观点需要不断更新D.文物史料必须与文字史料互证
10 .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90%以上的青铜皆产于楚国,水产、皮革等产品也是楚国输往中原的主要物资,中原输往楚国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如齐鲁的食盐等,楚国和中原诸国商人不顾“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来往贩运。据此可知,当时(     
A.地理物产差异影响商贸水平B.争霸战争推动了地区经济交往
C.区域联系加强利于社会发展D.社会分工导致长途贩运的兴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