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苏州王生,自幼父母双亡,与婶母杨氏相依为命。转眼间王生到了十八岁,一日,杨氏对他说:“你如今年纪长大,岂坐吃箱空?我身边有的家资,并你父亲剩下的,待我凑成千来两,你到江湖上做些买卖,也是正经.”王生欣然道:“这个正是我们本等。”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说南京好做生意,先将几百两银子置了些苏州货物。拣了日子,雇下一只航船,一路上京。途中遇到一群强盗,尽数抢走了船上金银货物。王生盘缠货物都没了,只能先回家,再作计较.

杨氏见王生不久就回,又且衣衫零乱,面貌忧愁,已自猜个八九分。杨氏问他仔细,王生道: “以后只在近处做些买卖罢。”杨氏道: “男子汉千里经商,怎说这话!”在家一月有余,王生又与人商量道:“扬州布好卖。松江置买了布,带些银子到扬州,氽了米豆回来,甚是有利。”杨氏又凑了几百两银子与他,到松江买了百来筒布,独自买了一只船,身边又带了几百两氽米豆的银子,合了一个伙计,择日起行。

——据(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正式成书于 1627年)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16世纪明朝社会有哪些史料价值。
2 . 《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
地区销售状况
湖南全省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四川成都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浙江杭州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
A.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B.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D.《新青年》主流价值发生转变
3 . 下表为与包拯有关的不同叙述。这些叙述作为史料,在(     
叙述出处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大宋年间,陈州大旱,刘得中、杨金吾受朝廷委派前去救灾,却大肆搜刮甚至害死百姓。开封府尹包拯微服暗访,查明事实真相,智斩杨金吾、锤击刘得中,为受害者雪冤。元杂剧《陈州粜米》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家训

A.描绘上是一致的B.来源上是一致的
C.价值上是一致的D.主旨上是一致的
2023-02-24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描述了王羲之与谢安等官员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饮酒做诗的情景。该作品(       
A.印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反映了士族专权的政治特点
C.兼具了艺术与史料价值D.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是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巩义石窟寺雕刻《帝后礼佛图》。该作品(     
A.体现了中原习俗的影响B.史料价值甚于艺术价值
C.反映了民族矛盾的缓和D.说明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按察使凌在《西江视臬纪事》一书中,回忆了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八年他在江西的任职经历,其中不乏对清朝乡村治理的看法。他针对当时流行秘密宗教,建议“凡寺院歇店等处,如有容留来历不明之人,保甲一并惩处。”他发现约长宣讲《圣谕广训》成效不大,提出各州县要“勤于宣布”,“不难易俗移风”。谈及江西推行族正制的情形,他指出族长未必都是公正之人,最好在族正之外另设族约,以举、贡、生、监中下层士人担任最佳。他认为治理宗族和乡村主要靠教化,不能给予宗族和保甲太大的权力,不能使之成为摆脱国家的乡村自主力量。

——据凌《西江视臬纪事》等

材料二       雍正四年,族正制作为保甲的一环出现,保甲、乡约渗透到宗族中,称为宗族的保甲乡约化。学者常建华根据闽浙总督觉罗满保的两篇奏折及朱批等资料,探讨了族正制出现的过程。他查阅了乾隆六年二月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奏折、乾隆十五年广东督抚批准该省《设立族正副约束子弟总理尝租》的文件,认为广东族正是作为保甲系统设立的。他通过研究乾隆七年江西巡抚陈宏谋推行的族正制,指出族正由宗族内部选举出来,经州县“查验确是”,给予牌照产生,族正的首要职能是讲读《圣谕广训》。

——据常建华《清朝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清朝乡村治理的主要举措。
(2)评析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佛教故事画。


该画展示了一个富有故事情节的画面-汉武帝为张骞送行(剃度模样的张骞跪辞武帝)。该图居中榜题有三行二十九字:“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金人原为匈奴天神的象征,在当时被当作佛来礼拜。

——摘编自张振新《谈莫高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就张骞出使西域而言图所属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张骞通西域的史实,指出图内容的不实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的史料价值。
2022-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22年3月4日,在良渚博物院举行了良渚文化&百泰精工IP授权仪式暨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展示了“尊琮”“渚梦”“玉鸟”等70余款产品,清华美院博导黄维介绍,这些产品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良渚文化中的神徽、玉琮、玉鸟等因素。这些产品
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真实再现了良渚文化的辉煌
C.有效地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D.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有些史料记载时特别经意,固可使这记载信实,亦可使这记载格外不实,经意便难免于有作用,有作用便失史料之信实。不经意的记载,固有时因不经意而乱七八糟,轻重不付,然也有时因此保存了些原史料,不曾受“修改”之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意史料的价值远远高于有意史料
B.有意与无意史料是以史料形式划分
C.无意史料为一手史料,有意史料为二手史料
D.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对勘更能接近历史真相
2022-02-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10 . 相传古希腊诗人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统称《荷马史诗》。史诗描述了前12世纪迈锡尼人对特洛伊所进行的大规模远征以及战后的故事。近代西方学者通过考古发掘,发现《荷马史诗》的许多描写同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出土实物相符。这说明
A.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第一手资料B.荷马史诗是传播古代希腊文明重要载体
C.文学作品的虚构夸张成分不具史料价值D.文献只有与考古挖掘互相印证才有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