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2024-05-07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收回利权

材料一   19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范围以长江流域为主,遍及多个省区,在列强中位居首位。沙俄在黑龙江、吉林境内建筑铁路以达海参眼,并取得东北境内铁路沿线地区内的行政权、警察权和开矿权。这样,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整个东北便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德皇威廉二世曾发布命令:“胶州湾领土,归德意志帝国所占有。”法国逐渐将西南三省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要求清政府作出承诺“日后拟在福建省内兴造铁路……当先向日本政府筹商”,主张“将浙江划归我势力范围”“其界限应达到江西,抑或涉及浙江及江西之一部”。美国三次向英法德日等国申明“门户开放”的主张: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摘编自王云红《势力范围: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针对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在华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中国人民展开了收回利权的爱国运动。美国合兴公司攫取粤汉路权之后,违约将股票转让给比利时银行团。湖南、湖北、广东人民要求“废约自办”,声势浩大,迫使美国合兴公司作出让步。在勒索六百多万美元赎款后,合兴公司同意废约。江浙人民则为收回苏杭甬(甬,即宁波)路权,和英帝国主义进行斗争,自行集款筑路。清政府先是执意向英国借款修筑,遭到两省人民的坚决反对。后来怕激起“民变”,将英国借款移作别用,允许苏杭甬铁路归为商办。山西人民为了从英国福公司手中收回采矿权,经过反复谈判,在偿付赎款后收回了平定、盂县、潞安、泽州的煤铁开采权。运动中,还收回另外一些路矿的部分权益。帝国主义尽管不甘心吐出既得利益,但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不得不稍稍改变策略,在勒索大量赎款以后,交回部分利权,以缓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摘编自战逸《清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评述列强关于在华划分“势力范围”问题的两种不同主张。
(2)阅读材料二、概括晚清收回利权运动的特点,分析收回利权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2024-05-06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存最早的“囊宇图”是南宋石刻《华夷图》,该图绘制范围东抵朝鲜.西 至葱岭,北达长城以北,南到南海和印度洋,对于中华以外的地区绘制极为简单。明洪武年 间的《大明混一图》描绘范围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至爪哇,北抵蒙古,但其中明朝控制的 区域位于地图中央,且不成比例地占据了绝大多数面积,其它地区只是被填塞在地图的角 落之中。明末的《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已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 南极,标绘了经纬网和部分国家的名称,但图中明朝疆域极大,而南、北美洲和南极的形状 被大幅度剪裁、缩小、扭转甚至变形。

——摘编自成一农《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兼论地图的功能和目的》        

材料二   1886年.《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在英国伦救的 《绘图》杂志上刊出。该图采用对于角度和方向定位最为准确的墨卡托投影法绘制,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地图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中心,用同色标涂英国本土及英属殖民地,包括加拿大、英属西印度、西非、南部非洲、英属印度、英属海峡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断西兰。另外还标注了英国掌控的要塞及港口,如中国香港以及1885年刚刚占领的朝鲜巨文岛。各殖民地之间由横跨三大洋的航线紧密连级。地图周围环绕装饰图案,在地图下方,象征着英国的不列顿尼亚女神手持 三又戟和“米”字盾牌,端坐在象征整个世界的球体之上,女神两旁环伺着来自各殖民地的土著、奇珍和代表性动物。

——捕编自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

材料三 甲午战争以后,地理学和地图学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1903年武昌舆地协 会出版的《中外舆地全图》,被列为“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1904年,为配合中小学“最新 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商务印书馆先后译印《西洋历史地图》《减寰全图》《万国舆图》等教学地图,颜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1909年出版的《世界新舆图》更是一改晚清以来以北京为零度经线的传统做法,将国际公认的本初子午线作为起点,受到当时知识界 的广泛关注。地图出版物普及于普通知识阶层,成为得风气之先的文化政治符号。

——摘编自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时期“寰宇图”发展历程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地图绘制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刊印世界地图的意义。
2024-05-1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三下·辽宁锦州·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
2024-05-06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受到福建人志在四方观念的影响,闽商锐意进取,其活动区域向全国扩展。然而由于福建商人和移民在外省人数较少,需要借助各种关系来维系福建人内部的团结,以对付陌生的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外地的闽商会馆应运而生。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地,而且在很多重要的商业市镇也出现闽商会馆。

——摘编自唐晓《闽商会馆的成立与发展》

材料二   晚清以降,在东南亚地区闽商借助会馆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强化乡土亲情观念,建立起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空间。这些会馆遇灾则对同乡实行收管、提供食宿,又为死者提供墓地或负责送回故里归葬,还对纷争进行调解、仲裁。抗战时期,这些会馆还积极捐款捐物,组织爱国华侨回国参战,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二战后随着英语教育的推广,华人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下降。为改变这一情况,东南亚的福建会馆积极资助华文学校,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演出家乡戏曲,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的福建会馆加强了与内地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使得当地的华侨青年对祖国有了更多的认同。

——摘编自王日根《论明清福建会馆的多种形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闽商会馆分布的状况,并阐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析海外福建会馆的价值。
2023-1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选址由康熙皇帝亲自踏勘,向北紧邻蒙古,向南“去京师至近”。建筑布局由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组成,集北国山岳、江南烟雨与蒙古草原于一园。平原区东有万树园,西有试马埭,当年多架蒙古包散置其间;宫殿建筑布局端正严谨,是皇帝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外八庙围绕在避暑山庄外,呈放射状布局,如众星捧月,由木兰围场、藏式庙宇、热河文庙等十二座皇家寺庙组成。避暑山庄建筑及景点的命名、牌匾题字、碑刻文字等多引用、化用古代诗句或儒、道、佛家典籍。1931年日军占据山庄,文物和建筑遭到掠夺、烧毁等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避暑山庄的保护,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避暑山庄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被动修缮逐步进入到主动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避暑山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起着维系当地居民情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清源《承德避暑山庄的保护利用研究》

(1)据材料,分析避暑山庄园林建筑所体现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的保护”为题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3-04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青海民和县磨沟村回族农民冶金财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亩五分,冶金财喜看颁发的土地证。

——《茹遂初:记录土改 探源江河》

材料二 1956年第一次提出包产到户。20世纪70年代末,包产到户再次出现。由于领导支持,安徽、四川等省区的农民最先想到包产到户。安徽肥西县山南公社的农民在以万里为首的省委支持下,搞起包产到户的试点。尽管批评的声音还非常强烈,但是成功的实践使包产到户很快推广开来。之后,包产到户在全国逐步恢复、发展起来:从1982年11月全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1983 年底,“双包”责任制在理论上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确认;自198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连续发布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一再强调“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1999年,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被写入断修订的宪法。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信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按时间段描述包产到户责任制度的发展、变迁的历程。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两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的共同作用。
2024-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宋代,一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兼营绢布、日用小商品,且在村落、附近集镇从事小规模商业活动的模式。在自然环境特殊的地区,人们会共同投入以市场为目标的其他产业,譬如在南方山区,完全市场化的茶、竹、木、漆、纸等行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宋代还是十九世纪以前铜产量与铜钱铸造量最高的时代,又曾以年产铁十四万吨的水平在世界前现代国家中高居第一。更多的与土地相分离的人们,则投身商业,涌入城市,使宋代发育出繁盛的商业城市、发达的城镇体系、商品交易网络,也使宋代的城市化水平达到前朝后代均难望其项背的程度。高度发展的经济也带来学术文化的繁荣,唐朝后期出现的断诗体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1)据材料,指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表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

——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工业革命的进程。(要求:选取对应的资料,依据示例作答,资料可重复使用。)

【资料夹】

①17世纪,毛纺织业遇到来自印度和中国物美价廉的棉织品的竞争。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引起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沃(夫)斯发明了一台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它是人类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②英国格拉斯大学的仪器修理工瓦特研制出单项蒸汽机,1769年取得专利。1782年,他试制成双向蒸汽机。

③1785年起,蒸汽机开始应用于棉纺织厂。蒸汽机还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刨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

④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出口限制。1830年革命后,比利时新政府立即实施修建全国铁路网的方案。除英国和比利时外,其他欧美国家在1848年后出现兴建铁路同的热潮。

⑤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利用进口的机器,生产枪炮弹药,制造轮船。1870年12月,日本成立工部省,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到19世纪末,日本一方面从欧美进口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已经开始向亚洲邻国出口棉纱、棉布等工业产品。

——以上资料均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简析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的进程
作答示例:根据资料①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
2023-09-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擅长建筑的罗马人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圣奥古斯丁将图书馆分为希腊馆和罗马馆。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城,至少有28座图馆,藏书达两万卷。不仅帝国范围内的每座城市都有图书馆,而且很多个人也修建藏书楼来斗富。……进入中世纪后,蛮族兴起,斯文扫地,仅有的文字与经卷被秘藏于修道院中……直到大学出现以后,欧洲才出现了面向世俗的图书馆。……976年,哈里发哈基姆二世在科尔多瓦建立了一家最大的图书馆,藏书超过40万册,这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科尔多瓦被十字军“收复”后,基督教统治者令人惊讶地把图书馆看做战利品,并促进了对许多阿拉伯作品的翻译,这些藏书成为欧洲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中国的“图书馆”同样是从宫廷的“档案馆”起步,名称各有不同,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南北七阁等。唐以降,书院兴起,无书不成书院,极大地推动了藏书风气的兴盛。印刷术出现之后,书籍实现了商品化,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宋朝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私人藏书更胜官方,“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宋元以来,江南兴盛,文化繁荣,是读书人和藏书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藏书楼比比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藏书,核心是“藏”,藏书的目的:一是传于后代,二是保值增值,并不与阅读有多少直接关系。很多书只要进了藏书楼,就被束之高阁,与读者隔绝。书只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古玩、古董和艺术品,而不是一种读物。对他们而言,书籍只是物质象征,而不是精神财富。

——以上均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图书馆在西方与中国的异同之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影响中国古代藏书的因素有哪些?
2023-06-2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