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24-02-22更新 | 464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及其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示意图。图中现象反映了我国(       
A.工业制造的技术水平领先B.国内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
C.产业结构的比例日益失衡D.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以下是西欧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结构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1到图2的结构变化体现了王权的加强
B.图1时期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是“日耳曼法”
C.图2所处阶段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图1到图2演变过程中出现城市自治现象
2023-11-16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都长安城示意图

材料二   唐高祖之所以定都长安城,不仅长安有“据天下形胜,处上游而制六合"的险峻优势,也有"京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右临灞岸,左抵沣水"的风水之美,因此建都后,按照里、坊和东西市的城市功能区划以及阴阳八卦、九宫格局等思想规划布局,同时沿袭象天法地思想建设"玄武门""朱雀门"等,宫城建筑按照周礼规定,三朝(前朝、中朝、后朝)前后相重,并对不同的建筑形制和宅第均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颁布了严格的保护城市街巷、道路和环境卫生的法律,不仅如此,还据《长安志》记载,城内多处寺庙均有放生池,严禁城内打猎采捕,杜甫所写的"筑场怜蚁穴,拾穗许村量"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赵安启《唐长安城选址和建设思想简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选择定都长安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安城所体现的规划建设思想,并简析长安城建设的现代借鉴意义。
2023-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金银比价迅速升高,白银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这使得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白银大量流入,黄金大量流出。这种现象使国内物价上涨,汇率下跌,工业产出增加。1931-1932年,中国的GDP增加了5%,同期美国GDP下降了15%。当美国大量收购白银挽救国内经济,白银开始从世界各地流向美国,中国的白银也都流向美国。白银大量流出对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大震荡,中国经济各方面都受到了影响。此外,自晚清以来,我国的货币制度混乱不堪,不但银两、银元并用,而且重量、成色、比价也无一定标准。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币制改革重新议提。1932年,宋子文提出币制改革,主张先废两改元,统一币制,实行纸币政策。

——摘编自杨雯《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币改革》

材料二   下图是上海1922-1936年物价波动情况示意图。


   

——据王信、魏磊等《1934年中国放弃银本位的背景、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施行币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3-05-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阶段联考历史试题
6 . 研读下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当时(     

图1:春秋战国之际铸造铁农具示意图   图2:战国时期皮囊鼓风冶铁示意图
A.冶铁技术取得进步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铁器取代了青铜器D.铁犁牛耕已得到普及
7 . 下图为部分朝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有误的是(     
   
A.行政区划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B.地方最高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最频繁
C.最基本一级的行政区划有极强的稳定性D.较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地位呈提升的趋势
2023-07-22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物种大交换”示意图,其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改善了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人口增长②推动了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
③高产的粮食作物是早期洲际贸易的主要商品④直接推动了欧美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201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编制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求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大中城市构成经济活动的重心。

——赵玉红、陈玉梅《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

材料三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选取图表中A—B、B—C、D—E中任意一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镇)化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的策略。
2023-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赋役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缩小行政区划是晋察冀边区改造旧行政的重点之一。旧有的行政区划幅员广阔,一个区所辖村庄有多达几百个的,而华北山地民居普遍分散。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普遍实行小区制度。但在区县机构设置上,相较阎锡山治下的主要变化在于增加了公安和人民武装两科(部),国民党政权体系上层有复杂完备的组织机构,而村级只有一个村长,这样导致政令到县以下即形同虚文。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各村都建立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司法五个部门,每个部门委员会都由数人组成,这些职务一般都是无偿义务性质。

——摘编自王龙飞《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赋役制度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意义。
(3)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中再举一例制度变革,并说明其是如何“破旧立新”的。
2024-02-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