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7 道试题
1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
(2)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024-05-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时期创立“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C.布鲁诺D.开普勒
2024-05-1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644次组卷 | 138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孔子编纂整理过的《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唐太宗以此为治国之准则,并且鲜明地提出“三镜论”;范仲淹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摘编自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

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民本思想,是出于对民的同情,带有浓厚阶级感情色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晚年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对民认识上的思想飞跃。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摘自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后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完成“飞跃”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对“民”的认识。
5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采用《齐民要术》的生产经验
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6 .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一体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 . 抗日战争时间,正面战场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2024-02-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在其著作《围史十六讲》中写道:汉高祖刘邦“在郡县制与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他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刘邦建立的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郡国并行制
2024-02-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材料直接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2024-02-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2024-02-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