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654次组卷 | 138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4-03-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1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韧性,即柔而不弱、刚而不脆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和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表达。近代以降,帝国主义加之国内的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将中华民族的“弯枝”压到最低点,人民陷入亡国灭种的深渊,看不清中国要到哪里去。将历史的“弯枝”以救亡图存的保护机制、动力机制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反弹出去,成为民族韧性指引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的最深刻的根据。

——摘编自《民族韧性:民族复兴进程的透视》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以“韧性”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2-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88次组卷 | 12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5 . 下图所示,在距今约4600-40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时代,文化上的“逐鹿中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据此可知,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     
A.文明程度领先于周边地区B.存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
C.中央集权的城市国家形成D.铁制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
2024-0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被誉为“春风第一枝”,理论界之“春雷”。该文在创作中经过了反复的研究论证,最终毅然决定将“唯一”写入标题。这一决定(     
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B.从根本上否定了文革的错误
C.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2024-0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强行以200∶1的比率将华南和华中地区的日伪货币兑换成法币,而比较适当的比率应该是此比率的一半,民众的存款和现金积蓄就这样骤灭了。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     
A.影响了战后政局发展B.限制了英美在华势力
C.构建了现代金融体系D.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梁漱溟在山东创办乡农学校,鲁西数万民众在乡农学校系统领导下,宣誓对日抗战自卫;1938年至1944年重庆大轰炸期间,众多难民自发参与救助,实践“抗战报仇”,甚至许多儿童也积极要求参加战时服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战时国民教育取得显著成果B.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C.大轰炸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24-0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表中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的实质是(     
时间毛泽东的“上山”思想
1927年6月“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第一次提出了“上山”思想。
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1927年8月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邀请毛泽东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回答说: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1927年9月在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后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上山做“特殊的山大王”的主张。
A.转变中国革命的工作重心B.倡导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C.暂时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D.鼓励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
2024-0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时,李大钊当即决定筹建北方铁路沿线各车站、矿山、城市党团组织。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为后盾,一线有难、各线支援,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     
A.彰显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巨大作用B.展示了工农力量的强大
C.积累了中共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D.加快了中共创建的进程
2024-0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