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朝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     
A.适应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了官僚机构的臃肿
C.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D.增强了监察体系的权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021-10-15更新 | 1178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一文,号召“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公,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周恩来发文强调,“五一口号”不是宣传口号,而是行动口号,这是今天形势发展的趋势,是全国人民的要求。这表明
A.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B.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已是民心所向
C.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
5 . 下表反映了1500~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变化(单位:艘)这一变化反映出
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
葡萄牙705371196
荷兰6517702950
英格兰8111865
法国1551300
其他54350
合计77031616661

A.亚洲成为欧洲争夺的重心B.工业革命完成需扩大市场
C.海上殖民霸权转移的趋势D.欧洲在亚洲赚取大量金银
6 . 下图为新时期我国工业生产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该图内容反映出,我国

A.国有经济呈现迅速衰退趋势
B.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尚未改变
C.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
D.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7 . 从周秦至唐代,县以上才可设市,商业中心一般都在城中特定位置,都城商业最繁荣。宋以后,县以下的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这一变化说明
A.商业中心依赖政治中心
B.商业布局呈现扩展之势
C.商业发展受制封建政权
D.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1500—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B.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
2017-10-11更新 | 4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一—《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二: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大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四:(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城市商业是如何管理的?
(2)材料三、四反映出北宋的商业管理上与隋唐相比,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管理的什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1973年至2021年全球累计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趋势图。据此可知,当今世界(     

A.区域集团化成为主流发展趋势B.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经贸发展D.世贸组织的影响力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