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课吏馆原本是各省为候补官员设立的学习机构。湖南巡抚陈宝箴于1897年将课吏馆纳入湖南维新大业,他认为,外患日亟、国运不昌之际,要想有所作为,“其要者,在懂吏治、辟利源,其大者在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同年十二月,梁启超上书陈宝箴,将“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视为“一切之根本”,而“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1898年,由署按察使黄遵宪拟定的《会筹课吏馆详文》刊发。改造后的课吏馆,最高负责人为“总理”,实质性的下设机构称为“问治堂”。……馆中各课分为六类:一是“学校”,凡兴学育才、移风易俗、开启民智等等。二是“农工”,包括农桑、种植、工艺、制作,希以此养育民众、丰富物产,借此收复利权,提高与日见增多的洋货的竞争能力。三是“工程”,四是“刑名”,五是“缉捕”,六是“交涉”,“凡通商、游历、传教一切保护之法,均归此类。”课吏馆另有“馆规”,有学习制度等。……考核采用积分制,共分三类:“勤业”“善问”“进益”。每人均按上述三类计分,列入表格,每月以90分为合格。

课吏馆新定的章程,既有对旧有制度的合理吸收,更多的是结合维新需求而作的改弦更张。……可惜事与愿违,办理不善”“未闻实效八字几乎成了戊戌维新时期湖南课吏馆的定评。随着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的辞别,湖南维新事业很快跌入谷底,紧随其后的便是政变发作,各项新政摧毁殆尽,课吏馆也因早产而夭折。

——改编自张求会《近代湖南课吏馆初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湖南课吏馆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等级论”兴起于19世纪前后的欧美学术界。这种学说以西方自称的“文明标准”将世界各地的民族划分成野蛮、蒙昧、半文明和文明四个等级。其中,“处于野蛮下的人们,几乎完全靠狩猎、捕鱼和土地上的自然物为生。”稍高一等级的是“处于蒙昧下的人们,主要以放牧和经营一些粗放的农业为生。”再高一等级的是处于“半文明状态人们”,在这里“农业和制造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对外贸易极为有限”。

——杨共乐《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依据材料,指出西方宣扬“文明等级论”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24-05-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 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这种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文化又绝非凝固 高化石、僵破的模式、而是常与变、因与革、内与外相统一的有生命的机体。

——当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先秦至隋唐时期史实,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可以是整体或任意部分 观点。(要求:态度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则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便于皇帝控制。(唐代中期)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预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胶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二   这样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避免了皇帝的独断专行。空帝作为最高领导,看待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要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转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制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唐朝设立三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三省制。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对于康乾盛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上。史学界时此问题的看法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清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起到自卫和阻挡资本主义冲击的作用。也有学者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闭关绩国政策虽具有保中性,但在客观上的确起了抵抗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有些学者提出了“机会”说,认为清朝在18世纪推行闭关债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由此拉开了与西方世界的距离。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有的学者认为“近三个世纪的大清帝国史,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此同时,帝国的外部环境、外部世界也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变动与发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个半殖民地、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

——摘编自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72年开始,英国连续发布禁奴令。贩奴船一经发现即予以扣留并将奴隶贩子交给有关当局进行审讯。1807年,英国议会以28316票的绝对优势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1825~1865年间,英国海军巡逻队共缉获贩奴船1287艘,释放约13万黑奴为自由人。1839年、1841年、1844年,英国三次与尼日利亚签订废奴条约,要求其废止奴隶贸易,进行以棕榈油、象牙、胡椒、木材、稻米等商品为主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费奇《西非简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废止奴隶贸易予以评析。
2022-05-13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的农村和农业经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消灭地主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经过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农民分得耕地等生产资料。消灭了剥削制度,农民成为独立经营的小生产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为了使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中共中央提出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到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向土地公有基础上的集体经营过渡,在农村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还有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2022-05-30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的终结,现代性世界的开端。然而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意识形态”,许多知名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学者主要观点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个人主义的兴起,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代表人物是那些极重荣名的文人,入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这种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也给意大利带来了严重的道德问题。
汉斯·巴隆1402年,在米兰公国的军事威胁之下,佛罗伦萨人文主义与公社传统相结合,发展出“公民人文主义”,即主张积极参与政治,维护国家独立和自由的现代意识形态。
詹姆斯·韩金斯在一个利己主义盛行、政府的合法性缺失、罗马天主教遭遇危机的时代,部分人文主义呼吁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和服务于公益,唤起了人们的公共责任感和社会良知。

——整理自向荣《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重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一位学者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简要概括所选择的观点,评析须有史实依据。)
9 . 1895年,面对险峻形势,清朝朝野一时议论纷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5年5月11日

光绪帝颁发朱谕: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

——《清实录·德宗实录》

1895年7月19日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俄国)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俄)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已实受其益,倭人凶锋藉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以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

——张之洞《密陈结援要策片》

1895年7月20日

陕西道监察御史史熙麟上奏:(洋务新法)皆为邪说,商货已变,并及朝政,军器已变,并及文事,尽破成例,尽坏成法。

——史熙麟《法无可变宜斥邪说以塞乱源折》

1895年某月某日

苏州秀才包天笑(时年19岁):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吗?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言论。(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一人或多人的言论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2-04-21更新 | 1023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