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00年以前,香料是欧洲大陆绝对的奢侈品。而到了17世纪中期,香料已逐渐成为欧洲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商品。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全球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B.全球联系的不断拓展
C.欧洲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D.欧洲农业技术的发展
2 . 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在欧洲很多国家成为普遍现象。价格革命瓦解了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模式,它反映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价格体系的变动,扩大了国内商品市场,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获得了发展,从而导致西欧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据此可知,价格革命(     
A.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直接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D.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3 . 1463年,寻找通往东方道路的葡萄牙人抵达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一带。在这里,葡萄牙人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胡椒,于是把这里命名为胡椒海岸。从胡椒海岸往东,葡萄牙人相继发现了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这次航行(     
A.源于西欧对非洲胡椒等香料的需求
B.促使葡萄牙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具有浓厚的早期殖民色彩
D.推动列强对非洲进行全面殖民入侵
4 . 1848年马克思指出:“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生长出来。也许不出五十年,那里连一点咖啡、一点砂糖也找不到了,因为东印度正以其更廉价的生产得心应手地跟西印度虚假的自然秉赋作竞争。”由此可知,马克思(     
A.阐明经济作物种植要适应自然条件B.强调亚非拉争取独立的艰巨性
C.揭示资本主义扩张主导了国际分工D.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走向联合
5 . 1921年,革命知识分子李树彝在长辛店的“劳动补习学校”,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工人讲解社会发展史、旧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规律。这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中得以传播B.国民革命高潮将到来
C.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已相继建立D.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即由皇帝不通过吏部,或由现任阁臣们推举、或由宦官们援引、或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皇帝亲自选拔而直接下旨的方式任命。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内阁成员产生方式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B.官员选拔日益公平
C.内阁掌握了决策权D.君权受到朝臣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代园林美学主张“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的观念,民居除了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外,还要将建筑物与自然风光打造得浑然一体,宅园合一。园林中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看似随意布列,其实都以类比、象征等方式暗含着主人的个性和人生理想。由此可见,宋代园林(     
A.渗透了理学中的美学思想B.植根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C.颠覆了中华传统建筑风格D.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8 . 林则徐在编译《四洲志》时,大量进行删减换词,如在原书中提到彼得大帝如何将俄国蜕变为欧洲文明强国,在译著中却找不到“文明”这一译词,却以“火器”和“战舰”所替代。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受“华夷之辨”观念影响B.俄国农奴制的严重弊端
C.学习西方文明欲望强烈D.反思《南京条约》的签订
9 . 游侠多是“不轨于正义”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立传,肯定其言信行果、轻生尚义、不畏生死;班固在《汉书》中着重突出“游侠”无视国家法纪、暴力任杀,对其大加批判。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侠义精神不被世人认可B.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出现弱化
C.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阶级差异影响历史人物评价
10 . 17世纪初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一些用品,如纺织布、铁壶、铁斧、鱼钩、锄头和枪支等,很快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印第安人对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和铜制品尤其喜欢,这些东西用在他们的宗教仪式和庆典中。这反映出当时(     
A.美洲社会向近代转型尤为缓慢B.物品交流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美洲宗教信仰和习俗发生变化D.欧洲与美洲文化在碰撞中趋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