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为了向清政府宣扬建设铁路的利好,特意在北京宣武门外自资修建了一条一里长的“迷你铁路”,以供清廷参观。据文献记载,此时清人对火车“诧为妖物、视若蛇行”,很快便被朝廷拆除。由此可知(     
A.当时社会保守势力强大B.外国铁路技术还未用于实际
C.资本输出威胁清朝统治D.清政府完全反对近代化尝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一制度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A.辽朝统治区域人员较为复杂B.契丹与各族间的矛盾尖锐
C.传承契丹族历史文化的需要D.南北政治经济模式的差异
2023-11-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尚书·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而《吕氏春秋》则称:“昆吾作陶”。这些记载表明,远古时代我国(     
A.原始人群的兴盛B.原始农业的产生C.社会分工的发展D.氏族公社的解体
4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海外诸藩朝贺进贡使有下从,留其半于境(边境);由海路朝者,广州择首领一人、左右二人入朝。”这表明唐朝(     
A.严格管理外事活动B.宗藩关系的不断发展
C.海上丝路贸易繁荣D.推行开明的外贸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和“九州之伯”等。又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圜土”。上述材料表明(     
A.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B.夏朝已出现中央集权制度
C.夏朝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D.夏朝的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 . 据史料记载,5到6世纪时,尽管拜占庭官方禁止金属出口,但是由于不断地向蛮族缴纳贡物,同时大量购买外国商品,如通过波斯获取印度的香料、中国的丝绸等,帝国的黄金等货币储备也在逐渐耗尽。这反映出拜占庭(     
A.区域间贸易对财政产生影响B.帝国财政正面临崩溃
C.世界市场形成加速黄金外流D.开启白银货币化进程
7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

——白居易《赠友》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

——《清史稿·食货志》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神宗实录》

材料二   两宋时期,江南丝织品作为商品输出的记载尚未发现;元代,华北、四川等地的丝织业依旧发达;至明中叶,除江南之外,全国仅有少数城市还保留一些规模有限的丝织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潞州(山西),织机数约为9000张,年产潞绸约10万匹,仅相当于或不及江南一个大型丝织业市镇的织机数与产量。因此,明代商人携数千金购苏杭绫罗绸缎运销四川之事颇见于小说。16世纪以后,随着日本发现诸多银矿和新航路开辟,丝——银贸易成为中日、中欧、中美最重要的贸易之一、在清前中期以前,江南丝织品始终在这一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南京的“金箔织”更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名。

——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从两宋时期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政治、经济上的影响。
2024-0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如表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挖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B《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B.BC.CD.D
2023-10-13更新 | 20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悼公之时(公元前467年—前429年在位),“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衰落B.诸侯争霸纷争C.家天下解体D.社会矛盾尖锐
2023-05-14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宋会要》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西路庐州,今合肥),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一记载反映出当地(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
2023-05-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