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如图为“近200年美国移民数量与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近200年间北欧和西欧移民始终是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B.世界大战和经济“滞胀”危机使美国移民数量跌至波谷
C.二战后美国移民结构伴随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改变
D.世界各地移民的到来使美国形成了趋于一体的移民文化
2 .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2023-10-07更新 | 74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16年7月31日《新闻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再造国民之最要着》。画面中一名议员一手拉风箱,一手执勺,正在对一个写有“中华民国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进行修补。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喻示了袁世凯独裁对民主体制破坏B.表达了国民党对民主共和的向往
C.反映了国人对议会政治的客观认知D.说明三权分立体制适合中国国情
2023-05-15更新 | 6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面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说明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B.论证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形成
C.阐述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
5 . 二战后,西方各国意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下列对此时期基层自治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A.社区组织开始形成B.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C.减少市场调节作用D.社区成为了主要方式
6 . 1873年《申报》的一篇文章写道:“自中西通商以后,凡泰西诸国医士接踵而至,药材齐聚而至,如上海一区,西医设立医馆已有数处……无论中西富贵贫贱之人,均可就医于各馆。”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西医受到国人普遍认可B.西医传入有时空差异性
C.东学西渐趋势日益加强D.民众逐渐接受西医观念
2023-07-06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家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到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至清朝,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下列对乡约演变解读正确的是(     
A.实现了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B.促成了礼法在乡村的完美结合
C.变成了统治阶级的教化工具D.强化了中央政府对乡村的统治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及其动力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代前期的康乾盛世,开拓进取,政治清明,赢得了士人以及农民的支持。全国耕地由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752万余顷增加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的900万余顷。18世纪时,番薯、玉米和花生等作物得到推广,经济作物如棉花、桑叶、甘蔗、烟草、茶叶、花卉,蔬菜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在著名产棉区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棉花地占了耕地一半以上。

——材料一、二均摘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3)九月初一日,康熙谕旨开放海禁,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清政府设立了闽、粤、江、浙四海关,各海关下又设置了众多的海关口岸,管辖范围包括对外贸易、国内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运等。

——摘编自汪炜《试论清代前期“四口通商”的成因及其财政特点》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漫画。下列关于这一漫画所表达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B.美国通过贷款方式转嫁经济危机
C.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动摇D.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向美苏两极转变
2022-01-18更新 | 47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经历了几个高潮,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A.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与英国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B.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突破口在于重返联合国
C.中共十八大以来,走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D.提出亲诚惠容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