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新历书

材料

历书作为构建时间秩序与社会运行秩序的重要参照,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历书还完全保留了清代时宪书的神煞宜忌,有些历书时间标注格式极为混乱,如1949年上海福禄寿书局发行的历书,封面上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历一九五零年通书”,内页却标注“中华民国三十九年庚寅农历通书”。同时,很多书店书坊为迎合时势变化,在旧历书中增加时政信息,但这些内容极不严谨。

19515月,出版总署对历书编印做出了四项规定。一是由人民出版社负责编辑一种专供干部用的政治手册性质的新历书,供各地翻印。二是新农历的编印,人民出版社负责组织其中的政治部分材料,供各地采用;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编辑新历书中的生产知识及卫生常识部分。三是旧历书的出版,不涉及政治内容而只讲历象的历书(包括日历、台历等),只要没有科学上的错误,可以自由出版;鼓励编印新农历;旧历书出版者,如要在历书中自行增加政治内容(如格言、节日解释等)时,选材须严肃认真。四是历书的出版发行。一切公营及公私合营的发行机构,均不得代售含有封建迷信毒素的旧历书,出版行政机关并应说服私营发行机构及摊贩不代售此种旧历书。对于新历书,各公营、公私合营及私营的发行机构(包括摊贩、文具店在内),必须大力推销。

——摘编自朱文哲、宋璐瑜《新中国成立初期历书的出版发行》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新历书”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香港在184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人逐渐把包括西餐在内的生活方式引入香港,由于西餐的价格很高,只有西方人和上层社会的人才能消费得起。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香港,工商业起飞,改变了港人生活方式,带动了餐饮业的繁荣,一种小吃店——冰室也相继兴起。起初冰室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等饮品,配三明治、奶油西多士、菠萝油、蛋挞等西式饮食,继而传统的广式小点、港式小炒,后来更是发展到晚饭小菜,与西菜馆和餐厅模式结合,最终演变成茶餐厅。茶餐厅无论在街坊闹市、公屋村落、豪华商场都能找到。其布局设计不强调私密性,门面通透,街上的人可以直接看到它的内部。卡座通常沿着墙的两边排成行,方形和长方形的桌子在中间,桌面上通常有一块玻璃,压着菜单。用于装咖啡或奶茶的是厚实的陶瓷杯,厚杯子有利于“丝袜奶茶”的温度保持更长的时间。盘子相当简单。香港人极少未光顾过茶餐厅,在同一张饭桌上提供了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又能让其消费得起的食品。一般早上7时开门到深夜11时才关门,近年更有24小时经营。目前,港式茶餐厅在全国各地,有着众多的门店。如“太哼冰室”,能做到1年之内在全国遍地开花,将香港餐饮文化,还有味道延续。另外,近年美国、加拿大华人聚居的大城市,“港式茶餐厅”亦大行其道。

——摘编自张展鸿《港式茶餐厅与港人饮食全球化》(1994年)

(1)依据材料概括港式茶餐厅的特点。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港式茶餐厅兴起、发展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张謇曾说:“各省决心独立,蓄根在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授柄在官收商办铁路之不合法,而发机在荫昌汉口之战,恣行杀略,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既由极高之热度酿成一般之舆论,潮流万派,毕趋共和。”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   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今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矣。

——《东方杂志》(1913年)

鲁迅在《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经济凋敝,不仅是润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精神的麻木,以及把命运寄托于香炉和烛台的迷信和愚昧。《阿Q正传》则更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典型的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状态的群众形象。

——摘编自《鲁迅评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现“潮流万派,毕趋共和”的原因。
(2)提取材料二的信息,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
4 . 留学是指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23年日本留学生、学问僧等人称颂“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建议日本政府重用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建立以大唐为蓝本,“法式备定”的封建国家。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到唐昭宗乾元元年,日本共正式派出19批使节。留学生全部随遣唐使入唐,均为经过日本朝廷精心挑选,有较高素养的人才。日本留学生分散在国子监六馆学习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各种课目,其生活费由唐朝政府补助。留学生的习业内容有明确分工,有意从不同方面吸取借鉴唐朝文明成果,补日本之短。

——摘编自姚嶂剑《遣唐使: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效,“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1896年清朝首次向日本派遣十三名留学生,1906年留日学生数达到八千多名。日本逐渐成为中国接触西方和日本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的窗口。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等翻译团体,翻译了国外大量政治、文史、军事、理工、农业、医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革命舞台的一部分。黄兴曾是官费留日学生,1904年谋划起义失败后又与宋教仁等一同亡命日本。留日学生视黄兴等为英雄,追随的人甚多。

——摘编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赴唐留学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中国赴日留学活动的背景和积极作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的全球史”

近代以来,英国的时间概念经历了国家化和全球化的过程。

片段一   时间国家化

1675年,英国建立了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测量经度。

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提供奖金及专利来征求准确测量经度的方法。

1735-1761年,哈里森发明精确的海钟,以时间测量经度(1小时对应15度),经度诞生。从此,英国的舰船能够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

1771年,英国工厂主阿克莱特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本人急需两名精通机械零部件设计业务的钟表匠,同时诚聘熟悉轮齿啮合连接业务的技术人员若干名。”

1798年,英国钟表匠发起抗税请愿活动,他们认为:“棉纺业和毛纺业完全受惠于钟表制造工匠……”

1840-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片段二   时间全球化

1864年,通过连接格林尼治时钟的电信电缆,开普敦鸣放正午炮,传达英帝国时间。

1884年,华盛顿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召开,法国人强调中立原则来反抗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权威地位,并联络其他国家反对英美发起的决议,但大会最终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成为世界计算时间和空间的起点。

1924年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美】奥格尔《时间的全球史》

(1)根据片段一、分析英国能完成“时间国家化”的原因。
(2)根据片段二、指出英国推进“时间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时间的全球史”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使职差遣,就是临时把某官或某人派往某地去办理事务,职掌一地的权力,事情办完后立刻返列复命。在初唐,每遇地方上有事务需要特别办理,朝中就派大臣前往,总揽地方一切相关事务和权议。办完事情马上回来复命交差,但渐渐地由于国家事务日渐浩繁,有些差遣使臣就久办不归,座地为使,固定下来,统管一事或一地。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出现了“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局面。

——马春晖《唐代官职中的使职差遣制度探析》

材料二   唐玄宗时,使职差遣制大为发展。在军事方面,节度使在开元时期已经逐渐固定,形成十节度使。在地方制度方面,于开元二十一年设十五采访使,也成为固定使职了。在宰相制度方面,原来真宰相的左右仆射,这时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便不是宰相,不能过问机密要政了。起草诏敕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学士是文学侍从之臣,自玄宗时翰林学士设置后,重要的诏敕归于学士,中书舍人反而只能起草一些例行诏敕。翰林学士虽然没有使的名称,却是使职差遣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玄宗时更为大量发展的使职是在财政部门,如盐池使、转运使、劝农使、诸色安辑户口使、户口色役使、租庸地税使、铸钱使、木炭使、出纳使等,名目繁多。这些使职有些是因事立名,事罢即废,如劝农使等;有些逐渐成为长期设置的固定职务了,如转运使等。

——摘编自陈仲安《唐代的使职差遣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政治制度变革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这种制度变革能否解决唐朝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2023-12-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中期的欧洲

材料   中世纪中期,不仅侵略者败下阵来,精干的国王走上舞台,识字率逐渐提高,而且气候也格外宜人,特别是在北方。这一时期的欧洲,经济出现腾飞的迹象并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的表现,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9年新加坡开埠后,英国要将新加坡发展为英属殖民地的经济中心与东方贸易的主要海港,急需大量劳动力,大肆招揽华人。近代以来,列强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经济极度恶化,再加上中国南方天灾频发,广大农民贫无立锥之地。《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开放五口后,《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但准与英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到19世纪末,新加坡岛上的华人人口已经突破10万。

——摘编自李志东《新加坡国家认同研究(1965—2000)》

材料二 新加坡华人组成宗乡社团有着很长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新加坡的各宗乡社团响应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号召,共同支援中国抗战。新加坡福建会馆曾20世纪50年代创办南洋大学,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建会馆还曾资助四百万元重修了天福宫,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华源会为新加坡企业访华或投资海外创造机会,也帮助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或协助它们与新加坡的公司建立贸易关系。

——摘编自龚伟达《新加坡的中国移民:角色定位与社会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快速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加坡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
2023-11-2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西方饮食文化主要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味道;例如,古希腊人在宴会上会用酒杯敬酒,而古罗马人则有“宴会三部曲”,即前菜、主菜和甜点。 中世纪的欧洲时期,人们的饮食更加简朴,主要以粗粮、豆类和蔬菜为主。 同时,也有肉类和奶制品的食用,而这种饮食方式更多的是特权阶层。

——摘自[德]希施·费尔德《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西方饮食文化经历了巨大变革,新大陆的食物和调味品被引入到欧洲,这些新的食材和调味品,丰富了当时的饮食文化。例如:番茄、马铃薯、玉米和辣椒等食材的引入,使得意大利面、炸薯条、玉米饼等成为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品。19世纪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和方便食品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速度和便利性,汉堡、热狗、披萨等成为最早的快餐产品,风靡一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餐店的数量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跨国快餐巨头迅速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快餐的传播和普及。

——摘编自[美]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饮食文化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概述16世纪以后欧洲饮食文化出现的巨大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经济一瞥

材料一   19001930年美国汽车注册与销售量(单位:辆)

年份

汽车注册量

工厂销售量

1900

8,000

4,100

1905

78,000

24,200

1910

468,000

181,000

1915

2490,000

895,000

1920

9,239,000,

1,905,500

1925

20,068,500

3,735,100

1930

26749800

2,787,400

材料二   1908年,福特设计出了“福特T型汽车”,这种车价格低、容易修、车体轻和行速快,很民众受欢迎。1914年,福特首创生产流水线,装备效率提高。生产流水线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直接带动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得美国内各职能机构和主管责任分工明确,各分支公司的经营活动既有自主性又相互协调,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大为提高。

——以材料摘编自王金虎《20世纪前期美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发行了一本名为《女性与福特汽车》的小册子,宣扬汽车在向促使女性向“新女性”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女权主义者”把汽车作为自己独立生活风格的象征。……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通用汽车债券承兑公司,即提供汽车分期付款信贷的第一个汽车销售金融公司,它的汽车分期付款销售在1925年大约占当年全国汽车信贷销售总额的一半。

——据刘凤环《192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00—1930年美国汽车工业的特点及影响。
(2)我们还可以从哪些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请确定一个主题,并制定简要研究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