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据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一小撮西班牙征服者,便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三大文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千百年来的孤立隔绝所造成的恶果,它意味着,最重要的一点是,印第安人在新来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带来的疾病面前,毫无免疫能力,这比欧洲人野蛮的剥削还要严重得多。数千年来的孤立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他们从未发展过耕作技术,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古代美洲文明发展的孤立性特别突出,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

——据孙兴杰刘德斌《巴西:翩翩起舞的桑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美洲文明发展“孤立性”特征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9年中国广告业大事记

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天津牙膏厂的商业广告:蓝天牌牙膏。绝迹多年的商业广告重新在中国内地报刊上出现。

1月14日,《文汇报》发表《为广告正名》的文章,指出:“对资本主义的生意经要一分为二。要善于吸取它有用的部分,广告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有必要把广告当作促进内外贸易、改善经营管理的一门学问对待。”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参桂补酒。

3月1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全国首例电台广告——“春蕾”药性发乳。

3月20日,《工人日报》刊登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的整版广告——“东芝技术合作"。各地读者纷纷给报社打电话,质问“为什么刊登外国广告?是社会主义报纸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报纸?"

3月,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率先与上海广告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6月,美国三大广告公司组成“美中广告委员会”访华。

7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一条广告的启示》:“我们国家这么大,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包括人民生活的需要,五花八门,如果单是依靠行政手段去安排组织,不免挂一漏万;利用市场经济,作一些补充调剂,只会有好处。”

8—10月,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出现广告公司。

11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提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好地开展外商广告业务。”


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979年中国社会的认识。
2023-05-30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殖民主义不仅重构了拉美的地理版图,撕裂了拉美文化的完整性,也留给拉美无数无法愈合的伤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

材料

一、委圭边界危机与美英博弈。从19世纪40年代起,委英两国围绕边界问题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断断续续的谈判,均告失败。1895年,英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之间出现边界争端。委内瑞拉请求美国根据“门罗宣言”出面干预。美国遂致函英国,要求国际仲裁,但遭到断然拒绝。美国随即成立了一个边界委员会,摆出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解决争议的架势。英国因陷入南非战争无力自拔,被迫在1899年同意由美国的边界委员会仲裁。面对英国明显的妥协,美国选择了牺牲委内瑞拉的利益。英国适时地投桃报李,撤出了西半球的海军力量,等于承认了美国在美洲的霸主地位。

二、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美英德博弈。1830年独立建国后,委内瑞拉没能摆脱殖民地经济模式,沦为西欧和美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德、英、美、法等国纷纷在委内瑞拉投资,大量外资涌入。1902年12月9日,因与委内瑞拉的债务纠纷,英德意联合对委采取军事行动,封锁其海岸线,迫使委政府偿还债务。在美国的干涉之下,委方在华盛顿与联合封锁三国展开谈判,谈判各方最终就债务问题签订议定书,并将封锁国在偿还债务问题上是否具有优待权的问题提交海牙常设仲裁法院裁决。

——杨盛兰《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的认识。
2022-11-21更新 | 45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一项重要选官制度的表述:

隋唐以后,政府采用新的选拔官员制度。不同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的主要特是自由报名,分科目考试录取,更加公平和公正。唐朝时期,主要分为制举和常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宋朝时期,参加考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地方士族被严重削弱。明清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主要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1)材料中是哪一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选官制度有哪些积极意义?
2022-10-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前246`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当秦始皇身着皇帝冠服登上御座时,宣告了世界东方最伟大帝国的诞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

材料二:秦统一后,秦王朝的残暴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直接矛盾日益激化。秦始皇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是非常残酷的。田租、口赋、徭役和兵役是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秦始皇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墓,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繁重的徭役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人民的严刑峻法,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加强统一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
2022-10-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新疆、蒙古、青海地区,清朝诸位皇帝大都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进行了有所区分的立法。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开始,向蒙古颁布了应遵守的法律制度。顺治年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条例。之后在康、雍、乾年间多次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蒙古律例》分官衔、户口、差徭、朝贡、会盟、行军、边境哨卡、盗贼等十二卷,共二百零九条。在蒙古部众中建旗佐,严格划分各部落之间的界限,以防止各旗间的联合。清政府还从法律上禁止蒙汉两族之间自由往来,不许蒙汉通婚,不准内地汉人到蒙地从事农耕,蒙古王公不得延请内地书吏等。清代将国家立法推及边疆地区,形成了国家法和边疆民族习惯法并存的二元结构。清代边疆民族立法之举措使得清中央政府以法律为手段保障边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服悦。1875~1878年,左宗棠进军新疆时,当地民众夹道欢迎,清军在当地军民的帮助下驱逐了阿古柏,收复了伊犁失地。

——摘编自王志强《有清一代西北边疆民族立法措施评析》

材料二清朝的“盛世边疆”仍然存在着古代历史条件局限下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边疆内部及其中原内地之间仍然存在着历史上形成的深刻隔阂,各区域社会形态差异较大,难以在经济、文化层面形成紧密的整体,维系国家统一主要依靠统治阶级的政治共识。19世纪以后,清朝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和意愿必然逐渐低落。无论是为防止已经内部化的边疆矛盾再度激化,抑或是为杜绝外部新的边疆矛盾产生,清政府采取的都是以“不变”求“稳定”的安全策略。战争动乱及五口通商对东南沿海社会、经济秩序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其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迅速传遍全国,新旧矛盾交织的边疆地区,成为列强觊觎的薄弱环节。中国边疆被完全卷入列强的全球地缘竞争之中,“宗藩体系”土崩瓦解,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呈现出从全面包围,到逐次剥离,直至豆蔻瓜分的态势。

       ——摘编自李皛《全球化视角下的晚清边疆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边疆立法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2-09-30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改革有两条主线:分别是在中央强化君主专制;在地方改革强化中央集权。下列是关于秦朝、汉朝、唐朝重要制度变革的表述:

材料一:秦朝时期,在地方设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官员由中央考核和任免。

材料二:汉朝时期,汉武帝颁发法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分封给子弟,借此来瓦解地方诸侯的势力。汉武帝在中央任用亲信,建立直接听命于自己的中枢机构。

材料三:唐朝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割相权;另外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作为行政机构。


(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秦、汉、唐的政治制度?
(2)谈谈上述材料中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积极意义?
2022-10-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与东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基本上有三条:一条是北路,从地中海北岸东行到君士坦丁堡,再越过土耳其,沿黑海、里海,经伊朗、阿富汗,横穿亚洲大陆到达中国;另一条为中路,从地中海东岸到两河流域,再到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再一条是南路,自地中海南岸经埃及下红海,经印度洋到达印度。但是,14世纪之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中路和南路被阿拉伯人控制,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地理大发现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

材料三   西欧人的急于寻求由海洋上直达远东的航路,是由于土耳其人征服近中东后对于原有东方贸易商路的故意阻塞——这是一般世界史书中的说法。实际这个说法完全是捏造,并且还不是凭空的捏造,而是反咬一口的颠倒是非的捏造:阻塞原有东方贸易路线的正是西欧人,而是土耳其人想要继续维持旧商路反被西欧人所阻挠。

——1954年雷海宗撰写《世界史上一些论断和概念的商榷》


(2)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

材料四   随着威尼斯的优势地位转化为垄断(东西方贸易),意大利的部分工商界在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的推动下,逐渐转向西方的巴塞罗那,尤其转向巴伦西亚、摩洛哥沿海、塞维利亚和里斯本…里斯本乃至整个葡萄牙在一定程度上受外国人的控制。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


(备注: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都是当时意大利的邦国)
(3)材料四的解释为上述哪一材料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和补充?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认同材料一中关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传统观点?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传统上所谓的“希腊化时代”是指在古希腊史上从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至公元前一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具体而言,一般认为它始于亚历山大统治时期(公元前336一公元前323年),终于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覆灭…亚历山大经过10年的征伐,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但他死后,帝国迅速崩溃,分裂成由其后继者建立起来的诸多王国,它们是马其顿王国、巴克特里亚王国等。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希腊的治权、文明也广泛地普及到这一广阔区域,因而把由亚历山大开创的这些王国统称为“希猎化世界”,把亚历山大开创的这一时代称为“希腊化时代”。(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希腊化”一词为l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Droysen在其《希腊主义史》一书中首先使用)其后各国学者纷纷引用,于是相沿成习。但笔者认为这提法并不符合史实,且不谈马其顿王国,就东方各国而言,“希腊化”这一名词带有极大片面性,它完全抹煞了东方因素的作用。

——樊江宏《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再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希腊化时代”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7-15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出自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被学者认定为宋元话本。话本梗概如下

故事发生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杨思温“因靖康年间,流寓在燕山(今北京),犹幸相逢姨夫张二官人在燕山开店,遂寓居焉”。燕山百姓“虽居北地,也重元宵。未闻鼓乐喧天,只听胡笳聒耳”。这里虽不及东京元宵的盛况,也是“街上喧闹”,“半是京华(东京)流寓人”。东京人有元宵夜插戴花朵的习惯,而燕山的女真孩童、女子头顶耳畔戴着葱、蒜做装饰;东京流行的娱乐方式“三棒鼓”也处处可见。杨思温在一位贵夫人的随从队伍中见到一女子,打扮“好似东京人”,疑其为义兄之妻郑意娘。他跟着对方来到燕山最大的酒楼秦楼。这里“似东京白樊楼一般,楼上有六十个阁儿,下面散铺七八十副卓(同‘桌')凳。当夜卖酒,合堂热闹”。秦楼也有来自东京酒楼的跑堂(服务人员),杨思温从他们口中得知夫人“常常夜间将带宅眷来此饮酒”。杨思温就此打听到女子的居所,彼此相认。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情节,指出它们所反映的宋元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并谈谈对该特征的认识。(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两个小说情节及对应的历史特征,对历史特征的概述和分析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