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6世纪中叶,一个环大西洋贸易体系出现了。其中带动一切运转的是新大陆种植园、贵重金属矿藏提供的巨大财富。控制这些财富流通的则是西北欧的商人们。他们很快发现这些财富可以用来满足地球另一端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从而抹平东西方贸易中的逆差。

材料二 18世纪末,一个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世界各贸易区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加深,同时相互间的分工也逐渐明确,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则加速了这一运动。如沃勒斯坦所描述的,欧洲正在成为一个中心区,但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中心还只能靠在其他贸易区之间进行中介贸易维持自己的运转。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环大西洋贸易体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正在形成的表现及原因。
2022-07-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2 .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四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史料五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 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2)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 其原因。
(3)根据史料四,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的权力。
(4)根据史料五,法德两国议会地位有何不同?
3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请填写空白部分的答案)

时间整体发展状况原因(背景)表现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促使自然京畿道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12—1919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的投资额大大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

2019-06-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出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全球南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中占比已从1980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45%,预计到2060年,全球南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中的占比将达57%。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俄乌冲突从这一角度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全球南方浮现的透镜。虽然全球南方国家保持中立态度,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秩序中的核心作用,拒绝参与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然而持中立态度、“置身事外”的全球南方国家还谋求成为缓解甚至调停俄乌冲突的关键角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国家越来越发现它们并非在每个领域都有绝对的影响力,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方面反而被一部分全球南方国家所牵制。近年来,伴随“全球治理新疆域”的涌现,也给在一些领域具备“相对优势”的全球南方国家参与新规则制定带来机遇。

——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表现。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追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抗争与探索
(代表事件)
代表人物主张
A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略”
B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四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政府在“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条约内容的特点,并简述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并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十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一词,德语为aufklorung,英语为enlightenment,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伸为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不仅在文化部门展开,同时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

——摘引自朱光潜《西学门径》

材料二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各级联邦法院。宪法又规定了三个部门相互制衡的许多条款,以防止可能出现国会专制、总统专制或法院专制。当时,许多国家都处在专制君主的统治之下,人民的权利任意受到侵犯。

——摘引自杨鹏飞、李家莉《欧亚文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并简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87年宪法是如何“防止专制”的。
2024-04-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浑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一方画有少数小块地方的红色政权,一方而全国人民还没有普通的民权,工人、农民以至民权派的资产阶级,一概没有言论集会的权利,加入共产党是最大的犯罪。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 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修了。要转入到沸热的全国高涨的革命中去,则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的经济的民权主义斗争的发动,是必经的道路。……打击小贵产阶级的过左的政策,把小资产阶级大部驱到豪绅一边,使他们挂起白带子反对我们。近来逐渐改变这种政策,情形渐渐好些。在遂川特别收到了好的效果,县城和市镇上的商人不畏避我们了,颇有说红军的好话的。……中央要我们发布一个包括小资产阶级利益的致纲,我们则提议请中央制订一个整个民权革命的政纲,包括工人利益、土地革命和民族解放,使各地有所遵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我们建议中央,用大力做军事运动。

——摘自毛泽东《并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


(1)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的斗争》写作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很多属于骑士文学的作品,它们所讲述的一般都是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打败祸害一方的恶人的故事。且在主人公的经历中,包含了大量非宗教因素。骑士文学兴起的制度背景是(       
A.教会权力的膨胀B.封建等级的实施
C.议会制度的形成D.古典民主制的传承
10 . “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易其俗,劝民耕农利土。"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B.目的C.内容D.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