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薯蓣、牛膝、地黄、菊花是古代中国四味传统中药材。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写诗:“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蓠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这首诗可用于说明,当时该地区(     
A.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B.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C.中医药治疗瘟疫成效显著D.中药材的种植盛况
2024-05-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写道:“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该诗反映出,唐代(     
A.首开文治的模式治理国家B.科举制对世风具有导向性
C.官员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D.读书与做官开始有了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一兴源德书铺,“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封建纲常伦理根深蒂固B.民族印刷业发展程度有限
C.东北经济文化相对落后D.清廷改革官制废除科举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初年,中央军队以南、北军为核心,但由中央直接指挥的还有三支比较特殊的军队。建武六年(30年)“罢郡国都尉官”,取消郡国四种常备军和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 郡国军队只用于维持地方治安。据《后汉书》载:“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未尝复言军旅”,“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去甲兵,敦儒学。”建武十三年(37年)后,相当于三公地位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还有前后左右将军不再常设,只在战时临时任命。南阳太守杜诗上书:“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刘秀采纳了杜诗的建议。但东汉地主豪强有为数不少私人武装(部曲和家兵),每年二三月份或八九月份,地主对他们的 私人武装进行战争训练。

——摘编自漆侠主编《大一统初期的变奏曲》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光武帝军事改革的影响。
2022-11-0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贾谊因通晓《诗》《书》闻名郡国,被征为博士,并在-年内升迁为太中大夫。这一做法
A.反映道德教化日益受到重视B.表明汉初选官制度的变革
C.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D.有助于儒学地位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2021-12-27更新 | 5428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2021-12-27更新 | 5221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
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
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
2021-06-02更新 | 2012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27更新 | 4130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2041次组卷 | 92卷引用: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