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一   蔗糖在汉代称“石蜜”,中国古代的“西极石蜜”和“西国石蜜”以至世界各国“蔗糖”(sugarsucrose)一词中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义。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

——摘编自季羡林《糖史》

史料二   甘蔗,远近皆有。交趾(今两广及越南北部一带)所产特醇好……榨取汁如饴饬,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

——摘编自【东汉】杨孚《异物志》

史料三   甘蔗有甜味,助消化,稠浓、清凉,具有止痛、增加体力的功能。所以要减轻痛苦,可使用砂糖、gudA。糖蜜和其他蔗糖产品,以治疗各种疾病。

——摘编自古印度外科医书《妙闻集》

根据材料,提取三则史料中有关蔗糖的两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摘编自【关】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如图是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扩大棉田面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更换优良棉种等措施,成为产棉强国,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三大产棉区。新疆长绒棉是由海岛棉培育而来,具有暖和、透气、舒适的特点,而且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深受市场欢迎。20202021年新疆棉产量520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21世纪20年代,美国以大权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和纺织工厂”、打击中国对全球纺织业的绝对支配地位。

——摘编自黄金生的《棉花:曾经改变世界格局的“神奇之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棉花种植及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棉花产业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1世纪20年代“中美棉花战争”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世纪70年代,旅居里斯本的哥伦布有一种“学习的狂热”,他说“我了解并开始研究各种各样的宇宙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以及编年史和其他著作……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学和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河流、山脉、岛屿和港湾。”由此可知,哥伦布航海事业的开拓得益于(     
A.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B.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C.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D.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4 . 番薯在日语中被称为“芋”,17世纪末由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带到日本。萨摩的藩主在鹿儿岛种植番薯,将其称为“唐芋”。后来日本人还用番薯制作烧酒,即“萨摩白波”。这可用于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作物品种得到广泛传播
C.亚洲饥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后,从政治构架的表象来看,英国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君主、上院、下院依然是国家最主要的权力机构,君主依然高高在上,拥有全部的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是国家主要的立法机关,上院同时还掌握着司法权。不过,在表象的背后,实质性的变化却发生了。

——摘编自刘金源《渐进的改革:英国政治现代化道路及其启示》

材料二   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和法国革命宣传的启蒙思想——自由、平等、人权,吸引了整个欧洲和美洲的人们。在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地区,这些思想观念激起了革命运动;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理念还促使社会改革者组织更广泛的释奴运动。然而,美国和法国革命只保证了白人男性公民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平等权利。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共同点。
6 . 1619—1653年,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一方面阻止在英国本土栽培烟草,另一方面又鼓励按保护关税从弗吉尼亚进口烟草。烟草种植业作为一种特殊经济形态打破了地域限制,为英国扩大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带来了机遇。这反映出(     
A.英国事实上承认美国的独立性B.民主制度对英国殖民政策的冲击
C.殖民地与宗主国经济交流频繁D.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和利用
23-24高一下·湖南岳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9年,“学部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请赏给热河文津阁《四库全书》,暨避暑山庄各殿座陈设书籍……并请饬内阁将宋元旧刻,翰林院将《永乐大典》,无论完阙破碎,一并送部交图书馆储藏……均从之”。由此可知(     
A.京师图书馆具有教化群众的功能B.京师图书馆开始面向大众开放
C.京师图书馆开始建立起来D.京师图书馆的校勘典籍功能出现
2024-05-29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1-13世纪,西欧的许多城市通过武装斗争或赎买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市民阶层取得了自由和独立的地位,城市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持王权的强化与国家的统一。据此推知,西欧城市自治(     
A.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B.为议会制出现奠定基础
C.确立了王权专制统治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观察如图,下列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印加人在①处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B.玛雅人在②处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C.阿兹特克人在③处发明“浮动园地”
D.班图人在④处开凿了巴拿马运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春伙战国时期,上接夏商周特别是西周时的礼乐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诸子百家之学,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之学中找到原初的基春论点,即文化基因汉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就逆步形成了以汉放为主仆的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说总以汉放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是因为中国光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放和少故民族都为祖国的疆土的开发、建设,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做由了贡献汉放与少教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家图,其中积流着民族的智思、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性。

——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19世纪末,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光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足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材料三   当时欧洲知识分子正被有关传说中的遥远的中国文明的许多详细的报道所强烈的吸引住……中国由于其儒家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军事才能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崇为模范的文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恨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05-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