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些记载(     
A.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B.体现出礼制文化在西周发展
C.是研究西周政治活动的重要史料D.反映了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蓬莱县之有大粒种,始于光绪年间,是年大美国圣公会副主席汤卜逊自美国输入十瓜得(quarter)大粒种至沪,分一半于长老会牧师密尔司,经其传种于蓬莱”。大花生在山东东部试种成功以后,逐渐向山东中西部及全国扩种。《怀宁县志》(1915年)记载: “落花生宜沙地。道光以来,洪水泛滥,渌水乡江滨,田园多被沙压,蔬菽不生,惟宜种此。花生结实,或挖或筛,为酒馆茶肆中所不可缺之品。亦可以之榨油,每斤可值钱四五十文。其利虽薄,然以沙废之业,得此亦不为无补云”。

——摘编自王宝卿、王思明《花生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材料二   清末至民国年间,受气候变化和市场化的影响,花生逐渐成为山东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集中产区。在高利润刺激下,低山丘陵区的农民通过种植花生融入国际市场,并利用种植花生的方式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青岛港是当时花生的主要输出港口。


——摘编自王保宁《花生与番薯:民国年间山东低山丘陵区的耕作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花生传入中国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年间青岛港花生出口额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世本·作篇》记载:“胲作服牛”(胲:商人的第七代祖先;服牛:训练牛,让牛为人民服务);下图是殷墟出土的唯——件牛形青铜尊——“亚长”牛尊。据此可知(     )
A.牛耕技术在商朝得到发展B.商朝青铜器以礼器为主
C.牛耕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D.商朝青铜铸造工艺完善
4 . 春秋时,列国之执政,多以宗族任之。秦宗族同姓见于经传记载者仅有公子絷等寥寥数人,而为秦所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人如百里奚、蹇叔、由余、巫豹、公孙枝、孟明视等济济一堂。这实质上说明当时
A.秦统一过程中善用人才B.宗法制的藩篱有所突破
C.秦国已建立了官僚政治D.士阶层的自我意识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2022-05-27更新 | 1555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