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面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两幅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预备立宪实为加强专制集权B.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慢
C.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2023-08-06更新 | 242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右图是国外的政治漫画,该漫画作品(       
A.反映了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局面B.强调了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描绘了冷战阴影下的对抗与妥协D.体现了多极化趋势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023-05-05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850年刊登在英国杂志《庞奇》上的一幅奇异、狰狞的漫画,描述从显微镜看到的当时伦敦的一滴水,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生态环境恶化B.生活方式改变
C.社会矛盾尖锐D.人与自然和谐
2023-06-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那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材料一 苏轼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宋代)出于科举。”

材料二:



(1)指出材料二漫画对应的材料一苏轼所说的选官制度,简单列举每一选官制度的弊端。

材料三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2)“一个时代的结束”指什么?“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又指什么?

材料四 关于科举考试的功过是非,历来莫衷一是。

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历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唐代中叶以后,中国有两项很大的变迁,一项是南北经济文化的转移,另一项是社会上贵族门第的逐渐衰落……;近代西方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相反的责难也很多,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康熙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2022-08-20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
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
2022-05-19更新 | 33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所示为关于门罗主义的漫画,画中左下方的英文意为“西半球”。该漫画意在说明当时美国(     
A.干预拉美独立运动B.独霸美洲的企图
C.主张共同瓜分世界D.称霸世界的野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完《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后所绘制的漫画。该作品
A.准确揭示了直接民主的缺陷B.错误扩大了雅典民主的范围
C.直观反映了雅典公民的盲从性D.全面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8 . 下图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它可用来说明

A.垄断组织的影响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西方民主的没落D.跨国公司的蔓延
2021-07-06更新 | 55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漫画常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历史情形。下图是漫画家张仃于1946年完成的漫画作品,题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的上演,意味着
A.日本实现了“征服满蒙”的计划B.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10 . 195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如图所示漫画“河南省日产生铁18694吨”,由此可知
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B.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
C.人民公社体制迅速发展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