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由于是以周王朝为核心的部族联盟灭掉了商朝,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形成了以“封邦建国,屏藩周室”为核心的分封思想。全国各地被成百上千个邦国所分割,他们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周天子,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而秦末汉初之时形成的新型分封思想,则是主张分封制、郡县制并存的一种政权构建方式。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此外,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几十年后,“七国之乱”爆发,分封的诸侯国由此经历了大的转变。

——摘编自刘文超《试论秦末汉初的新型分封思想》

材料二   《史记·秦本纪》中曰:"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二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设计划项目。在工业化方面构成基本任务的建设项目有: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项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除此以外,加上农林水利、运输邮电、文教卫生等。(二)工农业产值及各主要部门的发展指标。(三)教育和人民生活的计划安排。(四)三大改造的计划安排。(五)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额五年合计为427.4亿元,其中,工业部门为248.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8.2%。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是1:9。

——摘编自赵梦涵《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49—1991)》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五年规划(计划)”也在改革创新中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优化。从“六五”计划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990年12月25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三届七中全会。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5 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摘编自张同乐、陆军恒《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9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目前研究所知,上古文明的出现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止于公元500年左右。在第一波浪潮中涌现的主要文明有: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此外,还包括了古代西亚的赫梯文明、腓尼基文明、犹太文明、米底文明、波斯文明,以及非洲北部的迦太基文明等。美洲印第安文明最早也出现在上古时代。上古文明大多是农业文明,创建者是农耕民族;个别是商业文明,如腓尼基文明及支嗣迦太基文明。到公元5世纪,上古文明大多已经历了从形成、兴盛到衰落或消亡的全过程。

——摘编自刘景华《中古世界兴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上古文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文明的发展有何新趋势,并分析新趋势出现的原因。
2024-04-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欧洲市民体育形成于11-13世纪左右,伴随城市重建和市民保卫城市自治的运动而产生。为了保卫城市自治,市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协会”,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市民基于职业不同组成的行会,也定期组织与本职业相关的身体练习和比赛。欧洲市民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保卫城市的军事训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学徒格斗和底层市民的节日狂欢等。

——摘编自张爱红等《中古时期中国和欧洲市民体育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市民体育兴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和欧洲市民体育发展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城市市场的典型形态,是行会控制下的市场,在组织其成员争取自治权与封建领主的交涉和斗争中,行会成为城市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保证市民的共同利益,必须制定各种制度来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严格约束同行之间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使作为同行成员的小生产者之间具有均等的生产条件和营业机会。它以行规的形式制定一系列以垄断、限制为目的的管理制度,有一整套检查监督、奖惩的措施和行为规范。所以西方中世纪的市场制度是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用来约束自身的活动。这些行规世代相传,从而使西方中世纪的市场经济也带有一种习俗经济的性质。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和西欧传统市场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西欧开辟了新的商道,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联系了起来。于是西欧启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16世纪,市场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入,西欧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彼此之间商品具有了一定的依存度。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人们开始了国际化,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从15世纪起,西欧市场越来越多,一些大的集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外力而成为的世界首府。

——摘编自魏跃军《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西欧市场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市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16世纪西欧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2022-04-30更新 | 345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