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遣使来华,清朝皇帝的回信)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清仁宗实录》

材料二   以下是英国使臣给乾隆皇帝祝寿的“礼单"和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单”。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特产若干。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三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选自林则徐谪戍伊犁途中致友人的信函

(1)阅读材料一,指出在发展两国关系方面,中国皇帝回信与英方要求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两张礼单”中的礼品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个国家有怎样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林则徐的信关注到什么问题。以此为视角,结合学所阐述林则徐、魏源揭开“向西方学习以教亡图存”的序幕。
2 .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至193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里艰难探索的十年。从“在枪杆上夺取政权的论断”到“上山”再到“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的理论”。毛泽东等人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

——杨超,刘文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周恩来的贡献》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第一步,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这个革命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月)

材料三   195612月,毛泽东同黄炎培、陈叔通等民主人士谈话时说,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所《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中所做的探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背景,并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并阐述其对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场记

在制宪会议上,代表们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插科打诨,有的奔走各座、游说八方。华盛顿深信美国新宪法“必将保证联邦各地顺利通过”。同时华盛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得住那些“恶魔(指破坏制宪会议的人)”。

麦迪逊“在辩论的任何关头,他总是作为一个最了解情况的人,走在前面,展现出他深明事理而又善于运用的突出特点”。他认为,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止在一定限度以内,至少,美国应是个共和国,应永远埋葬君主制。

在制宪会议上,取得明确一致的看法,体现为宪法中的刚性条文;取得大体共识的部分,体现为宪法中的柔性条文;取得初步共同意向的部分,体现为宪法中留待联邦议会完成和继续发挥的条文;达不成一致看法的部分,一律在宪法中隐去。此外,他们为后人修改宪法留下可行、但不易实现的途径。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5-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直至其崩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方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
美洲
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制表

材料三   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1964年,韩国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20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马、韩三国20世纪60一80年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资本主义企业中。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多万人。由于中国无产阶级不但是伴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来的,而且首先伴随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的企业而来的,所以中国无产阶级的一部分较之中国资产阶级的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基础更广泛一些……中国的无产阶级除了产业工人之外,还包括与产业工人处于同等或类似地位、靠出卖劳动力生活、并与产业工人所从事的机器大工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非产业工人,如手工业者、苦力运输工、农业雇工等,总数估计4000万人左右。

——摘编自郝贵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材料二   中国工人阶级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缺乏文化知识并且和外界缺乏广泛联系,不能亲身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变迁,这是影响他们提高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的重要原因之一。1920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立即创办了工人周刊《劳动界》,李汉俊指出“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10月,小组还发起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工会制定宗旨和工作方法,真正为工人阶级谋利益、替工人撑腰说话。1920年底,邓中夏等人受组织委托到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该校以“增进劳动者和劳动者子弟高尚人格为宗旨”,分日夜两班分别教授工人及工人子弟。1921年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广东宣讲员养成所,讲授反地方封建、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等内容,前两届毕业学员近300人,大多数到基层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

——摘编自成丽萍《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结合的方式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列主义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结合的方式,并分析其影响。
2024-01-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现代化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探索和实践,是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建立了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193111月,全国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产生了中央政府。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专政的目的是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制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强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11个省建立了大小15块革命根据地,人口约1500万。工农民主政权在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义十分重大。

材料二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现代化进行的第二次探索和实践,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基本的制度架构。陕甘宁边区是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1940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政权体系。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地方政府,它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19457月,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共建立了民选县政府709个,专员公署104个,边区政府4个,行政公署24个。抗日民主政权是按照中国国情和革命特点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政权模式,“根据地内很好地推行各阶层联合的民主政治,推行“三三制”等,具有全国性和新中国雏形的政治意义,足以影响与推动全国,特别是战后的民主运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苏维埃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中华苏维埃政权相比,抗日民主政权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4-01-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夏文是西夏立国前仿照汉字创制的,与汉字一样,属表意性质的方块字,形体方整,结构复杂,笔画较多,其文字构成受到汉字“六书”影响,有规律可循。《宋史》记载西夏文“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西夏文创制后,便“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番汉合时掌中珠》是一部精心编纂的党项人和汉人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文字的工具书,也是最早的双语双解四项词典。全面反映西夏法律、社会的西夏王朝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既取法中原王朝法典之长,又依据西夏实际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中华法系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摘编自史金波《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   1728年,雍正帝发动了一场推广“官话”(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北方官话)的运动,这场运动以福建、广东为中心,涉及到全国“凡有乡音之省”,要求“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言语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办理无误”,“如八年之外,不能官话者,举人贡生监童俱暂停其考试,遵照在案。”此后,福建、广州一带先后建立起了很多专门学习官话的书院——“正音书院”。

——摘编自邓洪波《清代的推广官话运动考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夏文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雍正帝推广“官话”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
2024-0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尤其是扬州和益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大流士一世开始,阿契美尼德王朝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宣称统治依赖于该教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护佑,阿胡拉·马兹达授予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统治人间所有族群和土地的权力。同时,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注意到被征服地区宗教信仰的差异性,亚述、巴比伦和埃及原有宗教信仰历史悠久,绝无可能完全用琐罗亚斯德教取代。如果向这些地区强制推行国教,势必引发混乱。帝国征服者有意识地鼓励将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神祇与波斯本土神祇融合起来。例如,波斯人将美索不达米亚普遍流传的娜娜女神崇拜,与掌管星星和命运的波斯女神阿纳希塔合二为一、这些宗教宽容政策是以政治上服从其统治为前提的,当某地祭司集团卷入反抗波斯的行动时,波斯人便毫不犹豫地放弃该政策。

——摘编自郭丹彤《阿契美尼德王朝对波斯帝国的治理》

材料二   君士坦丁在位期间将基督教从一个屡遭受镇压的宗教变为帝国的国教。312年,他与李锡尼共同颁布一道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并归还之前没收的基督教会财产。鉴于此时基督教内部派系斗争严重,他于325年亲自主持并召开各位主教都参加的尼西亚大公会,统一了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君士坦丁还在政府中大批任用信仰基督教的官员,将基督教主教分派到各个行省,行使官方任命的司法和宗教权力,成为特权阶层。君士坦丁的宗教政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3世纪以来,罗马的传统宗教无法为生活在苦难中的民众提供思想上的慰藉,而基督教已在帝国境内“成为一个以主教为中心的阶层组织”。这对统治者来说,承认教会就意味着找到了新的统治支柱。

——摘编自兰奇光《君士坦丁与基督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契美尼德王朝宗教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君士坦丁对于基督教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和君士坦丁时期宗教政策作用上的相似之处。
2023-07-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世界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全球化以及交通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移民的流量、流向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规模更加庞大,形势更为复杂。正如戴维.赫尔德所说,“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这种全球化形式就是人口迁移”。

——摘编自扬恕、王术森《人口迁移: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除了传统的移民国家外,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开始接纳永久性移民,如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均在积极从国外引进移民,尤其是引进技术移民。此外,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不承认自已是移民国家,但实际上在接纳国际移民,如德国通过家庭团聚的形式接纳了大批移民;而日本和以色列则是通过鼓励过去移居国外的公民及其后代或亲属回国的方式接纳永久性移民;像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则通过积极鼓励商业投资移民和富裕的退休人员移居本国居住而使其国家变成了事实上的移民国家。目前,阿根廷、圭亚那和乌拉圭等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仍在鼓励外来移民。

——摘编自陈勇《当今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现状及其特点》

材料三应该说,国际人口迁移是一把双刃剑,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是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人口迁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裨益,它对提高移民接受国的人口素质,促进接受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发展、人口增长和就业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人口迁移又带来负面影响,它给移民输出国造成人才流失问题,给迁入国带来了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等。

——摘编自扬恕、王术森《人口迁移: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增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