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古巴比伦时代以前,两河流域即已形成立法传统。乌鲁克王辛伽什德是两河流域迄今所知最早规定日常生活必需品最高限价的统治者。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制定了迄今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法典,法典序言宣称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自苏美尔城邦时期以来,两河流域奴隶和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日益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苏美尔城邦统治者实施法治以抑制社会的不安,抵御外族入侵。古巴比伦时代,农村社会分化已很激烈,份地已经可以买卖、抵押、转让和继承。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也有了发展,王室经济的代理人垄断着国内外的大宗贸易,经理国家税收,并进行高利贷活动和土地经营。这一时期,两河流域进入法典编纂的鼎盛时期,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50年)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并集以往法典编纂之大成,制定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10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三十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谈谈你对“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益尊。……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日县令。任是职者,必用千里以内习其风土之人。其初曰试令,三年,称职,为真;又三年,称职,封父母;又三年,称职,进阶益禄,任之终身。……夫使天下之为县令者,不得迁又不得归,其身与县终,而子孙世世处焉。

——顾炎武

材料二   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备受美国制宪者们的推崇,其精髓被融入美国成文宪法之中,在后来美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称之为“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美国式民主模式适合中国吗?邓小平同志对此很早就果断地指出,“我们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

——摘编自黄金桥《美国宪政中的分权制衡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顾炎武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在美国政治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并针对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0-07-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4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中华文体库》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摘自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等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们)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指出其产生的政治背景。

(2)材料二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3)据材料三,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5)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大革命以前,法国就已经从英国进口了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工业革命进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后,工业革命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法国经济中仍然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机器为大工业的贡献除了军工以外并不很多。资产阶级大多将资金投入到信贷业务上,甚至贷出国外,坐食利息。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鼓励建立大公司,降低工业税,疏通运河,大力兴建铁路,兴修水利。以至于在其统治的20年时间里,煤产量增长2倍,生铁近2倍,钢近3倍,钢轨近5倍。在农业上,化肥,脱粒机,收割机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农业人口开始低于域市人口。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发展起来。

——摘编自蔡文林《近代法国近代化新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发展态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法国与中国工业化中得到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中四个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采取样品展示、邀请他国参展,以扩大对外贸易。伦敦世博会共有来自10个国家约10万件展品参展,展品包括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机床等,展览历时164天,吸引了630万人参观。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展出了电缆、印刷机、打字机等;1900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纪回眸”世博会,展出大型发电机和无线电收发报机,彼时的世博会成为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也寄予了一个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争夺中心地位的冲动。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省市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成交金额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1972年广交会到会美商有42人,1983年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参会。1999年获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首次亮相,机电产品出口成交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2007年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09年,20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万名采购商到会,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

——摘编自孟红《“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沧桑巨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并分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8 . 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一些域外的物产,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据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等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文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并分别概括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0-01-08更新 | 564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救助。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身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元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概括明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3)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