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广建粮仓和修大运河是隋朝时期突出的两项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隋朝修筑粮仓的文献史料

文献

记载内容

魏征《隋书帝纪》

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总征天下兵皆会涿郡(今北京),……发江淮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仓米至涿。

王国维《邸阁考》

关中大旱,命农丞王亶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之,则一仓之储,其富可知。

材料二   炀帝此举(指修大运河),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于慎行《谷山笔麈》


(1)依据材料一归纳隋朝建粮仓的目的,并分析隋朝广建粮仓的优势条件。
(2)依据材料二中于慎行的核心观点“不仁而有功者矣”,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表

时间19121921
民资企业39.9%82.2%
外资企业60.1%17.8%

材料二   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中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时间全国上海
19277323
19368427

材料三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能发挥生产能力的占20%-40%,大半年绝大部分基本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1/4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状况?原因是什么?
(2)从中可以得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日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北宋“积贫”原因有哪些?
(2)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在宋神宗的支持之下进行了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名字叫做?变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3)结合材料二,“变法”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有关这次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有两种说法。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021-03-0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普高班)试题
4 .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②处文明古国曾产生过什么文明成就?该文明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佛教,产生于图中 处。该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马克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以下是朝鲜、韩国、美国、俄国和中国教科书中关于朝鲜战争的部分摘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看到新生朝鲜的惊人发展,美国侵略者坐立不安,他们加快了入侵朝鲜的准备,意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1950625日凌晨,美帝和其他傀儡们对朝鲜悍然发动袭击。

——朝鲜1999年高中教材

金日成曾秘密造访苏联,得到了对方的援助承诺。19506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南侵。朝鲜入侵后,联合国安理会将其确定为侵略者,并达成向韩国派兵的决议。

——韩国2001年高中历史书

朝鲜军队入侵南方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杜鲁门立刻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会员国联合抵制侵略。9月,美国将军率联合国部队越过三八线向北挺进。中国参战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担心美国在其前沿驻军,并可能越过边境发动攻击。美军公开鼓吹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为攻击共产党中国做准备,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担忧

——美国《世界历史》

19506月,朝鲜军队入侵南方,并宣布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19509月,主要由美国人组成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共产党分子只得慌忙撤退。他们不仅丢失了汉城。也丧失了首都平壤。

——俄国2008年《外国最新历史》

19506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1950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2020年《中外历史纲要》


(1)依据材料,指出能够认定的基本史实,以及在哪些问题上存有争议。
(2)众多专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请谈谈你对“立国之战”的理解。
6 . 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

材料一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嫉妒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著,李宏强译《唐宁街岁月》

材料二   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 这支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方面都依附他们。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不能不是老样子的。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

------《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看法。
2020-11-20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都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易的发展过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法律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轨迹和特色,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法律制度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在相互关联中向前发展的,这种关联主要表现为:其一,任何一个法律制度都会或多或少地吸纳、继承在它之前的法律制度体系中的有益成分,或者说任何一个法律文明都会影响在它之后的法律。其二,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外国法制史研究不仅应该客观地描绘各不同历史传统下的不同国家法律发展的脉络、准确把握不同民族和国家法律的特质,而且应该探讨包含在这一历史中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知识、探讨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摘编自郑祝君主编《外国法制史》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就西方“法律制度”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即历史小论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论文”主题:古代近代现代可自由选择;“法律制度”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可自由选择。)
2021-03-0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10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三十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谈谈你对“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9 . 自古至今,中西方都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是中国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刑律。《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德》《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共12篇,502条,于永徽四年颁行,原称《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在结构上采用律疏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立法水平。在内容上,《唐律疏议》“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征。同时,它科条简要,刑罚适中,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制度也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对东南亚各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材料三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任何重大的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只有用法治思维来推动改革,用法律制度来保障改革,用法律权威来推动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就在于改革与我国法治建设相向而行,互相彰显。改革为法治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而法律则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因此可以说,只有严格遵守法律,用法律保卫改革,才能使改革不受任何干扰或变形,保证改革的成功,按照原定既有路线前进,最终奏响改革与法治和谐共鸣的新乐章。

——郭富民陈玲《用法律保卫改革开放》中国法院2020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律疏议》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背景。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10 .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

——《宋朝事实》

材料二   明初,政府承元代之制,发行纸钞,禁止金银的流通。但由于纸币的通货膨胀,在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民间主导的流通货币。明中叶以后,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至隆庆初,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政府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二为一,计亩征银,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赵轶峰教授认为,货币的白银化给传统的社会经济关系带来强烈的震动。

材料三   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l934年5月美国实行购买白 银法案,实施禁止白银出口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措施,又使国际银价大涨。l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严重缺乏支付工具,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时任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曾在美国留学,对西方金融制度相对了解,强力主导推进币制改革。l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顶住日本强大压力,实行法币改革。将白银立即国有化,停止出口,切断白银与国际汇率关系;同时立即由中央、中国和交通三大银行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放弃银本位制,法币先后与英镑和美元确立固定汇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货币改革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流通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货币的白银化对传统的经济关系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