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诗、书、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诗歌的咏唱和书画的无声倾诉中折射出的时代光泽,学会从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捕捉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下列论述能符合上述观点的有(     
①“草书圣手”张旭的狂草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注重法度折射出唐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
③宋代书法艺术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书法艺术各具情态、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难求”。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④中国印章的刻制讲究“印宗秦汉”。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折射出秦王朝,一统天下,“以法为教”,继往开来的社会特征;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蕴涵着大汉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瓒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
A.鸦片战争失败教训B.沙俄侵占大片领土
C.中国边疆地区危机D.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 . 下表所示为部分宋代女性诗人的代表性诗作以及诗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反映了宋代(     
诗人诗名诗作思想情感
朱淑真《春日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自我实现的人生期待,实现自己腾越龙门的理想
李清照《上框密韩肖胄诗》和《乌江》“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浓郁的爱家、爱国情思和关注人生的忧患意识

A.民族矛盾异常尖锐B.女性家国情怀彰显
C.理学塑造民族性格D.文人追求个性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梭伦在诗中说:“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人民所得的宜适可而止,有财有势的也不可蒙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使‘强权和正义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梭伦改革
A.推动雅典民主达到顶峰B.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体现了中庸的哲学智慧D.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5 . 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所述历史情境对应的君主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21-11-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至隋唐,门阀士族渐趋衰落。唐代只允许少数高级官员设置于京师的家庙,到宋代则成为普遍出现在乡里的宗祠。宗祠通过编修族谱、祭祀宗祖等仪式,敬宗收族。宋仁宗时,社会兴起私家著谱的风尚。编写《苏氏族谱》的苏洵认为,“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油然而生”。宗族常置族田,使“嫁娶凶葬皆有赡”。当遭遇水旱灾害,宗族则成立义庄,赈济乡里。同时,宗族还重视编制族规,约束宗族成员的行为,如要求及时纳税服役,“不可互推以辱家门”。面对社会争财竞利以至“父子兄弟不相孝友,乡党邻里不相存恤”,各地宗族多兴办教育,要求子弟修习儒业,“《诗》《书》不可不学,礼义不可不知”。北宋至明清时期,宗族逐渐转变为具有地方政治和社会功能的组织,在基层社会秩序的调节中发挥出重大作用。

——摘编自微博《宋代的宗族社会秩序》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宗祠普遍化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宗族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2-01-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两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飞跃时期,这从当时农田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农田水利的普遍兴修等方面,都显示了出来。下列各项中,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
②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
③出现了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④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敦煌文化延续好几千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贵族都对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更不必说隋代、初唐、盛唐时,敦煌一带的官府和民众,一起把明丽的时尚融入莫高窟的欢快景象了。连安史之乱以后占领敦煌的吐蕃势力,以及驱逐吐蕃势力的张仪潮军队,本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却也都参与修护莫高窟。五代十国时期的曹氏政权对莫高窟贡献很大,到宋代,先后占领这一带的西夏政权和蒙古政权,也没有对莫高窟造成破坏,这实在是奇迹了。莫高窟到元代开始衰落,主要是由于蒙古军队打通了欧亚商贸路线,丝绸之路的作用减弱,敦煌变得冷清了。

——余秋雨《山河之书·莫高窟》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孙儒侧、史苇湘等一批前辈专家,满怀对敦煌艺术的向往来到莫高窟。伴着大漠戈壁,土屋油灯,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临摹和研究的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李其琼、李贞伯、万庚育、李云鹤、关友惠、刘玉权、贺世哲、施萍婷、李永宁、孙修身、樊锦诗等一批专家学者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莫高窟。与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一样,他们来到莫高窟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漫漫黄沙,掩不住他们探索敦煌石窟的热情;大泉苦水,冲不走他们保护敦煌石窟的决心。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着和家人分居两地,子女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的痛苦,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文化宝库。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受到极不公正的微博待遇,仍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他们被称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为敦煌研究院带来全新气象。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仍有莘莘学子,投身敦煌,淡泊明志,弦歌不辗,将前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长期以来,无论在敦煌研究院内部,还是社会各界都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身上积淀和凝结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可贵的精神。2014年,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在"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将这种精神明确命名为“莫高精神”。

——敦煌研究院

材料三 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新华网《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类材料的史料类型。简要分析它们在敦煌学研究中的史学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高精神”的时代内涵。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意义。
2021-12-1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9 .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这是唐代诗人汪遵写的《咏长城》诗。下列有关长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长城西到临洮,东至辽西的山海关②汉新修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③明代对长城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④晚清在长城居庸关建“人”字形铁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安石等变法派在变法期间,不仅撰《诗义》《书义》《周礼义》,合称《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和州县学的教材,也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变法派
A.托古改制的思想B.复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恢复周礼的决心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