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变为半殖民地,但是,中国人民在沉沦和屈辱中不断反省和觉悟,中国社会从沉沦到上升,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下表:

阶段概况具体情况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半梦半醒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从唯我独尊的天朝大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强烈的反差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幡然醒悟。林则徐编订《四洲志》,成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成为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风土人情的著作。李鸿章、曾国藩等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甲午战争时期民族意识初步觉醒《马关条约》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皇帝拉下了马。严复、邹容等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振臂高呼,发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嘁。
五四运动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五四运动,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等多种形式,第一次向帝国主义说出了字。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坚定而明确地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这是国民民族意识更加成熟的标志。
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空前高涨1931年起,白山黑水血泪染,华北大地烽火燃,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彻底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淞沪、徐州等国民党军队四大会战,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如同一把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依据材料,围绕“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 . 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10条修正案,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等。这说明
A.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之初打上了深深的种族歧视烙印
B.《独立宣言》的精神得到彰显
C.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得以加强
D.美国的两党制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2021-01-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希波战争是雅典为首的希腊各城邦与波斯帝国之间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从希腊民主政治的角度看,以下对这场战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希波战争提高了雇工和贫农的政治地位
B.希波战争充分证明“人是城邦的动物”
C.希波战争中公民积极参与战斗是为了不屈从权威,争取平等参政权
D.希波战争的胜利说明城邦公民重视参政素养的培养
2021-01-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反映出
A.香港主权问题毋庸置疑B.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成熟
C.“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问题的解决D.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问题非常复杂
2021-01-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5 . 据石藤惠秀统计,从1901年到1911年毕业于日本各校的中国留学生总数为2831人。而留美学生共650人,仅留日学生人数的1/4强,特别是1905年赴日学生人数达到顶峰7285。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和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程度
B.甲午战争和1904年日俄战争结局对有识之士的刺激
C.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成立,大批革命党人赴日本寻求资产阶级革命理论
D.清末新政鼓励大批士人赴东洋求学
2021-01-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6 . 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先后降旨,所定罪名,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死,追夺原官,即行革职。据此说明
A.列强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B.列强灭亡大清政权的意图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流
D.义和团运动给列强以沉重打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2021-01-2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7 . (汉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以下对文帝发布诏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初接秦之弊     ②体现重农抑商精神     ③文帝诏书核心是民生     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1-01-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请根据所学知识,用史实对以下经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每项限举一例史实加以论证)
经验教训史实论证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反对自我封闭,坚持对外开放

2021-01-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乃设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权不可以擅与,私仇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违道变古,此堂得以杀之。”

材料二   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公元前11~前9世纪的荷马时代,当时称人民大会。城邦建立后,希腊多数城邦都设立此类大会。在雅典称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因此伯利克里说“政权是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雅典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时,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可获少量津贴,因此,雅典公民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同盟会内部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存在分歧,体现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总统制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内阁制两种主张。《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用的是总统制,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而事实上,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鉴于当时南北和谈已成定局,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实,《临时约法》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表现出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而不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政治理念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谈谈唐太宗设政事堂的原因?政事堂的设置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在城邦建立后雅典公民大会在政权机构中的地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的原因?你怎样认识《临时约法》最后对政体的设计上临时改弦易辙。
(4)上述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共同的政治功效?三者有何本质区别?
2021-01-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占世界的比重(单位:百分比),对图中所蕴含的国际关系最准确的认识是

A.道出了世界多极化的实质
B.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
C.反映了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
D.美国霸主地位丧失
2021-01-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