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陈公博当年写的游记《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用隐晦的语言记述了这次会议,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游记和回忆录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要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峙三(1886—1967年)湖北鄂城县人,1904年参加科举考中秀才,1905年考入一年制武昌县师范学堂,1906年秋考取两湖总师范学堂,直至1911年10月毕业。朱峙三一生留下60多年的日记,作为一名普通的读书人,朱峙三的求学经历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相始终,从他留下的日记可见一斑。如:

1901年10月4日的日记里,朱峙三写道:“朝廷近日已下诏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师命以后每夕读《古文观止》。”

“前日(1905年9月2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吾邑成内人一入学便自大。不读书,预料科举不久即度,欲求时务之学,自以住学堂为有出路。”

“(两湖总师范学堂)下午第一、二堂物理学……教习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也……因余为初听物理学之人,甚快意,笔记特详。“予前住速成师范,无理化二科,今日初看试验,颇感兴趣。”“余喜音乐课,余时觅风琴练习之”“今日上课,堂中授三角。去冬几何已教完,小代数亦快教完,以后或可教大代数。予每以算学为苦。”

——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朱峙三的日记有何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教育大变革的认识。
2022-12-06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初,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蕃。

——摘编自《旧唐书·吐蕃传》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摹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步辇图》的“艺术审美和史料价值的统一”予以说明。(要求:论证充分,符合史实,逻辑清楚)
2022-07-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所示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双体船,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画舫。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船尾有长橹。由此可知,《洛神赋图》(     
A.客观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情境B.反映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趋向D.具有极高的技术史料价值
2022-09-12更新 | 465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所示为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该作品体现了(  )
A.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B.宗教思想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C.风格多样且壮丽欢腾的特色
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野孤岭战役是蒙古攻金的一次重要战役,以下为若干记载。
时金军号四十万,陈于野狐岭之北。……上(成吉思汗)麾诸军齐进,日未午大破之。(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
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岭,承裕丧气,不敢拒战,退至宣平。(元)脱脱《金史·完颜承裕列传》
帝自将南伐,败金将定薛于野孤岭,取大水泺、丰利等县。(明)宋濂等《元史·太祖本纪》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野狐岭战役相关过程,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金史》主观色彩浓厚,完全为污蔑金兵之词B.《元史》属于第三方编修的正史,最具有说服力
C.《元朝名臣事略》成书于元代,学术价值最高D.野孤岭战役相关史实应利用各类史料综合研判
2022-02-25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五代后晋刘昀

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

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效法)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唐太宗入冥记》

1900年出土文献敦煌文书中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

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1)根据材料,指出刘昫与司马光对“玄武门之变”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辨析以上材料的史料价值。
8 .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出土文物冲击了《汉书》的史学价值
B.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互证
C.分析随葬品就能得到可靠的历史结论
D.不存在关于刘贺作为的客观历史叙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谶谣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这说明谶谣
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准确预知历史的走向
C.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
D.改变了历史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中国唐代存在一批非洲黑人,理由是唐诗中有大量黑肤“昆仑奴”的描述,比如《昆仑儿》就突出了他们从海上来、黑肤、穿耳、卷发和半裸等特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很难具有史料价值,不能用唐诗考证昆仑奴的来源地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昆仑奴一定是非洲黑人
C.非洲黑人大量被贩卖为奴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据此可排除昆仑奴为非洲黑人
D.应该先判定该类唐诗的类别,如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则可推论昆仑奴大多为非洲黑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